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决扛起法律监督职责使命,着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晋城检察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坚持政治引领,厚植忠诚底色
坚定党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专题培训、实地研学、主题党课等形式,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市委、省检察院报告工作12次,围绕重点目标任务,细化落实114项举措,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检察环节不折不扣落实。
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紧扣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深入开展学习研讨、解读培训、警示教育,积极引导检察人员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市检察院获评“山西省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
推进党建业务融合。以“三融三合助力法律监督”党建品牌为牵引,辐射带动构建晋城检察党建品牌矩阵,市检察院先后在全省检察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市直机关党建工作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坚持法治护航,优化发展环境
全力护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116人,起诉2988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恶犯罪11人。从严从重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依法起诉119人;依法起诉毒品犯罪211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立案监督专项行动,推动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全力护航诚信有序的营商环境。开展涉企专项检察监督,办理涉企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55件,清理涉企刑事“挂案”2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积极营造“安心”的营商环境,依法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348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58人。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起诉知识产权犯罪76人。
全力护航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依法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29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8件。市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履职,督促相关行政部门协调投入700余万元,规范处置1万余吨飞灰固化物,迅即消除污染生态环境、危害群众健康的现实高风险,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全力护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深化监检衔接聚力反腐,依法起诉职务犯罪59人,办理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原山西省地方税务局局长卢某某受贿案等12件重大职务犯罪案件。
全力护航长治久安的治理环境。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轻微犯罪、积极认罪赔偿以及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犯等依法落实“宽”的政策,不捕247人,不诉331人,以“宽”的感召减少社会对抗、增进社会和谐。深化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促推犯罪分子真诚悔罪、积极改造。
三、坚持人民至上,集聚民生温度
关注群众急难,全方位保护。聚焦群众健康,依法起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29人,有力打击勾兑假香油、销售假饲料等犯罪行为。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0件,筑牢食药安全法治屏障。持续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
关护特殊群体,全身心纾困。常态化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帮助63名农民工成功讨薪109万余元。聚焦困难妇女、老年人、军人军属和见义勇为者等特殊群体,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159.8万元。市检察院推动两地三院跨区域联合司法救助,为见义勇为致残致贫的闫某某发放司法救助金11万余元。
关爱未成年人,全链条守护。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54人,起诉64人。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特殊制度,开展强制亲职教育、帮助教育158次。打造“晋城暖阳”未检品牌,在中小学校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开办家长课堂,为2万余名师生家长送去100余场法治宣讲,受到中国关工委肯定。
关切矛盾纠纷,全过程化解。743件信访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创新推行“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办法,采取联合接访、带案下访、律师参与、释法说理、公开听证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贯穿履职办案全过程,29件信访件息诉罢访,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肯定。
四、坚持强化监督,捍卫公平正义
提质增效做优刑事检察。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质化运行,监督立案102件、监督撤案168件,提出书面监督意见330件。加强刑事执行检察监督,深化“派驻+巡回”“双轮”驱动,持续规范判处监禁刑罚罪犯交付执行工作,督促收押“判实未执”人员138人,强化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质化审查,书面提出监督意见采纳率100%。
多点发力做强民事检察。办理各类民事检察案件230件,28.1%的案件系依职权受理,案件结构比进一步优化。持续深化民事审判程序和执行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35件,采纳率100%。
全面深化做实行政检察。办理各类行政检察案件255件。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审结16件案件,同比增加33.3%。强化行政审判活动监督,针对立案超期、庭审记录不规范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3件,均被采纳。强化行政执行活动监督,对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义务、行政机关怠于申请强制执行等问题,制发16件检察建议,均被采纳,推动行政处罚执行到位。
精准规范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全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20件。率先在全省完成有代表性高质效公益诉讼案件评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点评会上作经验交流。
五、坚持固本强基,锤炼过硬队伍
抓素能攀高线。实施人才培养规划,推行“青蓝计划”,实行导师带教、选配结对、跟踪培育,“精准滴灌”助力青年干警更快成长。选拔检察业务专家、精英检察官和骨干检察官助理88名,分类建立检察人才库,实行集中管理、科学调配,检察人才储备渐趋优化。实施“分类分岗+实战实训”,搭建多样化成长平台。
抓责任固防线。持续深化检察改革,一体抓实“三个管理”,积极构建“业务管理态势分析、案件管理区域扫描、质量管理靶向定位”的新型管理格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全面加强办案部门自我管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季度分析、年度评查、实时检视、反向审视”,倒逼司法责任制落实落细,相关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
抓纪律守底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研判会商制度和违纪违法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从严执行“三个规定”要求,完善落实“案件管理+检务督察”工作衔接,强化对检察人员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机关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六、坚持人民民主,汇聚法治合力
始终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在自觉接受监督中答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检察答卷”。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13次,两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走访代表委员34次,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等活动,主动听取并高效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促进自身严格规范公正司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深化司法公开,公开案件信息3667条,推动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决策部署,紧扣市委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点体会”,持续抓好“十件大事”的总体要求,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更加有力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以更高站位,在筑牢忠诚上持续发力。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指引,在履职实践中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找准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进晋城检察工作现代化。
二是以更强自觉,在服务大局上持续发力。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运用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开展检察机关“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力做好检察环节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严重刑事犯罪,落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积极参与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协同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晋城建设。自觉融入反腐败斗争,认真学习贯彻修改后的监察法,推进执纪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持续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因地制宜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是以更实举措,在为民司法上持续发力。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更多真招实招提升检察为民实绩实效。持续推进“检护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全链条治理。精准对接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特定群体权益保障等重点领域民生热点,统筹做好支持起诉、国家司法救助、公开听证等,持续深化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保障。深化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更实推进晋城“检察办案全过程矛盾化解”特色工作,优化潜在矛盾分级评估“三色预警”机制,努力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四是以更高要求,在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认真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牢记职责法定、严格依法履职、恪守履职边界,确保检察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法律监督,依法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生效裁判监督力度,规范再审检察建议办理,提升监督精准度、有效性。聚焦“公益保护”,将“可诉性”标准贯穿重点办案环节,持续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加大线索发掘力度,依法加强和规范检察侦查工作。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优化高质效办案规范体系,推动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
五是以更严标准,在锤炼队伍上持续发力。深化实施人才强检战略,稳步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青蓝计划”和导师带教等机制落实,一体提升检察人员政治素养、法治素能、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检,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完整准确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务实举措和长效机制为基层减负、为基层赋能,全面提升基层检察院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