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庞村村的长者食堂里,饭菜香气伴着欢声笑语弥漫开来。村里的老人们陆续走进食堂,不一会儿便坐得满满当当。76岁的独居老人贾民顺,曾经每天都为做饭发愁。现在,“老人小饭桌”解决了他的大难题。“年纪大了,自己做饭又累又麻烦,在这儿吃一顿才两元钱,便宜省心,还能和老伙计们拉家常,心里舒坦。”贾民顺的话语里满是满足。
庞村村常住人口20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近500人,“吃饭难”是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的共同困扰。去年,村里积极争取民政系统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支持,建成省级标准化社区食堂,今年8月底投入使用,可容纳40人同时就餐。“目前,食堂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每日供应午餐,60周岁及以上老人收费两元。”村党总支书记王丽霞介绍,待运营成熟后,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增设晚餐供应、推出上门送餐服务,“既解决老人用餐难,也要让在外子女少些牵挂”。
傍晚时分,高平市北城街街道府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餐厅饭菜飘香。热腾腾的家常饭菜、软嫩的包子馒头,都是适合老人口味的贴心餐食。64岁的老人王秋吨是这里的常客,“我常来这儿吃,饭菜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花样也多,特别好!”
老年助餐服务,既要办得好,更要办得长久。府兴社区“老人小饭桌”已平稳运营一年多,通过引入第三方专业养老机构,探索出“公益性+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既为社区及周边城西社区、西关社区的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也向周边居民、上班族开放;同时拓展老年人休闲文娱、健康体检、日间照料等多元业务,让“老人小饭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目前运营着4个‘老人小饭桌’,府兴社区日均服务七八十人次。”高平市龙帝水云间智慧养老中心办公室主任申继芳说,社区老人可享专属优惠,面向上班族、学生的定价也低于市场价。“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托养和理疗服务,开展日托、短托、长托,充分盘活各类功能室,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便捷的服务。”
近年来,高平市聚焦老年人的需求,持续推进幸福养老工程建设,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家庭尽责”原则,在社区、乡村建起“老人小饭桌”,不仅让老人在家门口能吃上热乎饭,还不断拓展新功能,提供健康体检、日间照料等多元服务,让老年人真正“暖胃又暖心”。如今,高平市已建成1所市级福利中心、12所乡镇养老院、5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5个社区幸福工程、203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其中,120个阵地(社区7个、农村113个)提供老年助餐服务,同步开展爱老助老活动,稳稳托住了老人们的幸福晚年。
“今年我们新建了6个标准化社区食堂,目前,神农镇中庙村、中村村社区食堂,南城街街道庞村社区食堂已投入运营,其余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内全部完工投用。”高平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养老事业股股长王丛丹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从核心城区逐步延伸至更多村(社区),满足更多老人步行可达、方便可及的就餐需求,让民生温度转化为老年人触手可及的幸福。(李璐璐 冯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