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览发展 向新而行

​——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年来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时间: 2024-10-18 08:59:44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政策光辉照耀下,晋城人民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晋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耀起在太行之巅。党的十八大以来,晋城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市人民信心满怀,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高分答卷

2023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7003元,较1952年增长了1485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3.3亿元,是1952年的3001倍。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77.2亿元,是1978年的437倍。

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2亿元,是1978年的49.2倍。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46.5亿元,是1952年的8835倍,年均增长11.9%,高于GDP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

2023年,全市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99.7%,基本实现全覆盖。

2023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41.26万人,城镇化率65.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

2023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35元,是1978年的146倍,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90元,是1978年的182倍,年均增长12.3%。

晋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世界康养示范城市。

经济总量快速腾飞  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晋城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总量逐步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由1952年的72元增加到1978年的345元到2018年的57819元,再到2023年的107003元,增长了1485倍。1996年突破百亿大关,2008年突破500亿元,2017年突破1000亿元,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33.3亿元,是1952年的3001倍,是1978年的388倍。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77.2亿元,是194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的8555倍,是1978年的437倍。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工业经济强力支撑

农产品实现由短缺到丰富的历史性转折。特别是1978年以后,生产水平大幅提高,产业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1.2亿元,是1978年的49.2倍,是1952年的132.9倍。粮食总产量达到68.8万吨,比1978年净增18.6万吨,是1949年的2.8倍;肉类总产量18.1万吨,比1978年增加16.9万吨,是1949年的1193倍。

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194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仅2415万元,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0.4亿元,到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3210.6亿元。

服务结构多元发展  消费市场繁荣兴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逐步占据了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地位。202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46.5亿元,是1952年的8835倍,年均增长11.9%,高于GDP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10.9%提高到32%。

城乡市场不断繁荣。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5.7亿元,是1949年的4193倍,年均增长11.9%。1950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仅17万元,2023年达到2498.6亿元,年均增长21.5%。

基础设施发展加快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75年来,晋城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质的飞跃。能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发电量247.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0.8%。用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气化率达到99.7%,基本实现全覆盖。交通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全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60公里延伸到2023年的99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6公里。邮电通信业迅猛扩张,2023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9.6%;电信业务总量23.1亿元,年均增长16.3%。互联网设施迅猛发展,2023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05万户。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面貌日新月异。2023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41.26万人,城镇化率65.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7个百分点。2006年4月,晋城市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2012年11月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综合金奖。

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生活质量节节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3835元,是1978年的146倍,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790元,是1978年的182倍,年均增长12.3%。居民生活质量空前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230元提高到2023年的26214元,增长113倍,年平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01元提高到15015元,增长147.7倍,年平均增长11.8%。反映居民家庭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家庭由60.9%下降到23.6%,农村居民家庭由68.3%下降到25.3%。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起步良好,各种职业培训蓬勃开展。2022年,共有正规教育学校796所,其中高校2所、中专2所、普通中学134所、职业中学11所、普通小学280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专任教师数24137人,在校生和毕业生分别为301059人和8125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升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00%。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244家,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中试基地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1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0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6个、市级以上星创天地19个。

卫生事业成效明显。2023年,全市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数2767个,是1949年的69倍;卫生机构床位数14.6千张,是1949年的562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9万人,是1949年的53倍。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23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3654场,演出收入4099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3个,文化馆7个,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量210万册。

体育事业获得明显进步。到2023年,晋城市各类体育场馆由建市初的600个发展到9289个,增幅达14.5倍。体育组织方面,2022年各级举办运动会5次,参加运动员5千人次。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分别达到28人和137人。2023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79枚、75枚和74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

未来,晋城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深化拓展“十点体会”、持续抓好“十件大事”,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