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情简介

发布时间: 2024-08-17 08:45: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史称“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1985年建市,总人口219万,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辖城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6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是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联合国老龄所授予的“世界康养示范城市”,也是山西省唯一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城市,素有“凤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称。

高端康养示范区白马寺山龙马湖     杨小秋 摄

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晋城是“神话之乡”,神农尝百草、舜耕历山、商汤祷雨、愚公移山等美丽传说都发生在这里;阳城析城山就是《山海经》中的昆仑丘,伏羲氏部落曾在此活动;高平羊头山是炎帝部落的聚居地,中华农耕文明从这里开启;陵川棋子山是围棋发源地,箕子曾在此观星谋棋。晋城是“古建博物馆”,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排在全国第4位;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占全国的1/3;还有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特别是沁河流域分布着皇城相府、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砥洎城等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享有“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晋城历来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孔子北游晋国,在此留下“孔子回车”的典故;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曾任晋城县令,建程颢书院、传程派理学,形成“人人读书、家家向善”的民风;历史上共走出454位进士、9位状元,明代政治家、财政家、文学家王国光,大清相国、康熙帝师、《康熙字典》总修官陈廷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代以来哺育了“人民作家”赵树理等名人名士。晋城是一片红色沃土,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建立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诞生于此;“长江支队”从这里挥师南下、建功八闽。

析城山     王林 摄

气候舒适,生态宜人。晋城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纵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1℃,夏均气温22℃,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每年夏季有30万游客在晋城避暑康养;年均降水量680毫米,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森林覆盖率40.3%,城市绿化覆盖率47.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8平方米,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45000个/cm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境内有全国最北的猕猴保护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以及1万多棵野生红豆杉,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王莽岭、蟒河、珏山等大景区,汇聚了八百里太行之精华,是太行山最绿最美的城市。作为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正在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产品供给体系,全力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叫响叫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玉皇庙二十八星宿      赵学梅 摄

资源富集,匠心独具。晋城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无烟煤探明储量312.2亿吨,约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尤其是3#无烟煤,摸不染手、抱不沾衣、焰如幽兰、发热量高,以“兰花炭”之名享誉中外。煤层气探明储量3706亿方,占全省的1/2以上、全国的2/5以上;2022年产量71.6亿方,“十四五”末可达到100亿方以上。晋城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丰富的药食资源,盛产100多种小杂粮、750多种中药材,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阳城山茱萸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蜂蜜、小米、黄梨等养生食品备受青睐。晋城手工业历史悠久,冶铸业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这里,明清时期出产了全国2/3的钢针,晋城铁壶等特色佳品广受好评,“九头十八匠”久负盛名;这里是中国最北的丝绸产地,出产的潞绸是中国三大丝绸之一;晋城珐华器与平遥推光漆器、新绛澄泥砚被誉为“山西三宝”。

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袁文中 摄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晋城是山西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一小时经济圈内,有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长治等6座城市,3000万人口,超3万亿GDP。在全省首家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了“两横两纵一环五出口”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郑太高铁开通运行,50分钟到郑州、1个多小时到太原、3个半小时到北京;晋侯高铁正在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着力构建高铁十字架构。晋城机场立项获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晋城高铁大地景观       冯满天 摄

平安和谐,宜居宜业。晋城三次获得“长安杯”,连续八年荣获平安山西建设工作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十一年排名全省第1;高考连创佳绩,近年来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保持在25人左右,近三年培养了5名全省高考状元;全省首家实现小学至高中教育免学费;全国首家实现市域“一元公交”全覆盖;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全国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及林业改革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青年发展型城市等国家级改革试点。

晋城光机电项目研究中心       王林 摄

聚力转型,动能强劲。聚焦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能源革命的领跑城市、对外开放的先行城市、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城市、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六大战略定位”,用好系统化、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精细化、品质化“六化工作方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坚持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加快培育煤层气、光机电、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实施总投资超千亿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系统谋划实施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等一批重大牵引性工程,“晋善·晋美·晋城”城市形象更加亮丽。

智慧晋城调度指挥中心      程立胜 摄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      栗维亚 摄

近年来,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省第1位,总量从2019年的第7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4位,三年净增近1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0.5万元,排在全省第1位,比全国高出近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83亿元,三年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势头强劲,在全省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泽州、高平、阳城、沁水4个县(市)连续两年排在前10位;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高平、泽州进入百强,阳城、沁水接近百强;新增贷款投放量达到219亿元,两年接近翻番,2023年上半年达到329.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年度考核再创佳绩,在2022年全省4大类考核中,我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党建工作、营商环境3项为优秀,专项工作为良好,获得奖励资金全省最多;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获全省优秀等次;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示范区)连续两年考核均为优秀,全省唯一。

晋城高铁     张少毅 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