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街寻觅烟火 访古村调养身心

发布时间: 2023-09-09 17:42:44 信息来源: 晋城文旅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游古街寻觅烟火 访古村调养身心

这里有5万亩的野生桑树林,织造的潞绸是中国三大丝绸之一,是中国最北的丝绸产地。

这里有117座大型明清古堡、15万间完整明清古建、206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中国传统村落,是全国第一的古堡群。

这里盛产“兰花煤”、尿素,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

这里是世界康养示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这里也是山西省唯一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城市,素有“凤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称。

晋城,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人文之城,一座山川壮美、风光旖旎的绿色之城,一座奋力争先、转型发展的崛起之城。

来,跟着“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的脚步,体验晋城城区文化新名片的魅力吧!

名片1

留住乡愁 老街芳华再现

一条老街,辗转李唐宋金;青砖灰瓦,记载有常岁月。老街里藏着柴米油盐,藏着生命的痕迹。一半记录烟火,一半留有诗意,走在这条历经辉煌与沧桑的古街,历史仿佛被重新定格——不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老城的古朴,更填满了城市发展的新脉络。在南大街,晋城人嗅着家常的味道,回味自己与她的故事;游人循着历史的印记,想象她旧时的模样。带着众人的希冀,老街再现旧日芳华。

南大街不仅有城市气息 更有老城记忆

南大街,对于老一辈的晋城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可以说这里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了。这里记录着老晋城人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进城、第一次逛商场、第一次看电影……

路上,拦住任何一位老晋城人,问及对南大街的印象,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和相亲对象在这里看一场电影,过年买一套新衣裳、闹一次元宵节的红火等,这里就像一台时光记录仪,记载着老城的发展和岁月的痕迹。“我和老伴就是在南大街相亲认识的,以前一到过年的时候我就和老伴来这里看戏。”年近七旬的李翠花老人讲述着,脸上洋溢着回忆的幸福。

南大街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街道两旁商业店铺林立,是早期最繁华的街道,南大街全长650米,宽15米至20米不等。晋城市老城以南大街为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进攻晋城,一天出动飞机少则5架,多则24架,对老城进行了大规模狂轰滥炸,城内绝大部分古建遭到破坏,宏伟的城墙也被炸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两座古桥景德桥、景忠桥,和72条街巷向后人诉说晋城曾经的辉煌。

2018年,在晋城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启动了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对南大街进行了街道路面提升,管线下地立面改造工程。经过7个月的修缮,现在的南大街青砖黛瓦、旧街灰墙、青石甬道、墙绘浮雕……这个承载着无数晋城人记忆情怀的百年历史街区,以民国建筑风格的崭新模样,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晋城人,张亮说,十几年前,南大街破落不堪,不少店铺门可罗雀,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前边的人民广场散步购物,逛南大街的多是一些年长的人。“今年再看,很惊喜的,如果不是看到门口的指示牌,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是南大街。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青砖灰瓦的古建筑,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尤其是晚上,我带着孩子们来这儿,给他们讲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尝一尝美食,很喜欢这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华灯初上,走在南大街,古色古香,流光溢彩。夜市早已经摆满了摊位,满目琳琅的好物、吆喝叫卖的商贾小贩,人潮涌动、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直到深夜依然热闹非凡。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发展的气息,更有老城的记忆,年轻人在这里品尝夜市美食,老一代人在这里感受烟火,寻找晋城记忆。

名片2

红色引领 古村向美而行

洞头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追唐宋,近到清代。琵琶寺、三佛洞、月亮洞、清代民居以及风景独特的古栈道等保存完好,古文化遗存俯拾皆是,为晋城市周边有名的揽胜之地。

时易世变,洞头村走过了悠久历史,经历了枪林弹雨,并没有沉寂。洞头村人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明确了红色研学、休闲民宿、乡村旅游三大发展产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青山卷着白云,洞头,这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已然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最美康养休闲体验地。

路通河清景美 洞头村吃上“生态饭”

洞头村离市区驱车10公里远,是晋城人家门口的诗意栖居,依山而建,簇拥在麦田和绿荫里。现有林地1189亩,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行走在村落的路边,鸡犬之声偶尔相闻,把自己“丢”在这满目的青山里,前可眺望城市,后可放眼青山,下可亲近泥土,上可凝望星夜,走一走麦田步道、吸一吸林间浓氧,听一听琵琶泓的飞瀑、赏一赏清风壁的诗句,这些都成了游客流连忘返的体验。乡居洞头,可以洗去身体和心灵上的疲惫,慰藉心底回不去的乡愁。

然而,曾经的洞头村,坐拥好山好水好风景,但因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交通不畅,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世纪90年代,村里修好了一条连接外界的出山路,山外的世界让年轻人更不愿意回村,洞头村日渐‘空心’。”洞头村党支部书记张芳芳说,近年来,洞头村不断美化乡村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生态旅游村。2019年,在晋城市的支持下,洞头村延伸改造出山道路,建成了2.1公里的双向快速路,公交车更是通到了村口。同年年底,晋城市大洞头宸文旅公司在洞头村扎下了根,在整治村容村貌的同时,研学中心、廉政教育基地、游客中心,麦田广场、儿童广场和美食广场接续修建,特色民宿、山间小木屋别具一格,给予洞头村新的活力。

焕然一新的洞头村,先是掀起了“回村潮”,村民赵彩霞的儿子便是其中一员。之前,赵彩霞养羊,儿子从事物流运输,得知村里想吸引年轻人返乡,当地政府还推出返乡青年财政贴息创业贷政策后,她便让儿子返乡,贷款10万元,全家做起了农家乐。

提到现在的收入情况,赵彩霞满脸笑意地说,以前养羊每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现在开农家乐每年收入将近10万元。现在别的都不想干了,一心只做农家乐。现在的赵彩霞,不仅还完了贷款,还将屋外的小院重新进行了改造,接待能力翻了一倍。

记者在洞头村村委会看到,各种光彩夺目的荣誉挂满了一面墙,也见证了洞头村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随着山西特色“多彩洞头乡村旅游”线路入选文旅部“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洞头村先后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首批A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山西省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如今,借助绿水青山,洞头村民依托文旅康养优势吃上了“生态饭”,年接待游客量可达20万人次,全村人均收入2.5万元,真正带动了村民依靠康养旅游实现增收致富,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名片3

传承非遗 老剧重焕生机

上党二黄是一个独立的戏曲剧种,因其唱腔、乐器和板式与国粹京剧一样,所以被称为“土京剧”。上党二黄历史悠久,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拥有“昆梆罗卷黄”五种音腔,集“唱念做打步”于一体,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党二黄迎来新机会 尽全力留住人才

台上演员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尽显功力;台下戏迷如痴如醉,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城区开发区街道办事处郝匠社区,一个临时搭起的舞台上,鸣凤剧团正在上演经典剧目《打金枝》,台下聚集着很多观众。  

观众崔卫超说,他是鸣凤剧团的忠实戏迷,看戏已有13年了,每场演出他都会到现场观看,尤其是剧团的上党二黄,希望剧团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排新戏,为上党梆子事业贡献力量。  

观众李晋利说,以前就听说鸣凤剧团唱得特别好,现在终于有机会来现场看一下,还专门带了孩子,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接受非遗的熏陶。  

上党二黄是流行于古上党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古称“上党皮黄”或“土二黄”。在早期的舞台演出中,上党二黄常与昆曲、梆子同台演出,在各自的剧目演出中各唱各调、各具特色、自成一体,从不串调。剧目的表演也各行其是、互不串演。  

上党二黄的主要板式,正二黄、反二黄、原板、二板等都是极为婉转妙曼的,它的一阴一柔之美成为上党高亢音乐元素的对比与补充,把高亢的西皮与之相合,让人们在欣赏本地惯用音乐的同时,又品尝到另一种从心底轻轻吹拂且令人心醉的音乐元素。上党二黄音集南北的形成过程,使它具有了南北文化相融的文化特色与内涵。它声腔中的西皮调铿锵高亢,极具上党地区燕赵文化“慷慨悲歌之特点”,而二黄调的优雅婉转,则把江南泽国的温柔细腻传递下来。如果说梆子是粗犷的北方汉子,那么,上党二黄像个细腻优雅的女子,内容丰富,尤其以悲情剧目演出为主要特点。  

晋城市城区党委和政府,为了使上党二黄这一古老剧种能接过当年“鸣凤班”的衣钵,更好地传承保护,专门组建了晋城市坡区上党二黄剧团(现为晋城市鸣凤剧团有限公司)。2007年以来,该团每年坚持至少恢复或创排一本二黄戏,多次参加市级比赛屡获殊荣,2008年该团带着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打金枝》参加了山西省第十届杏花奖的评比,两人荣获杏花奖。2011年6月,上党二黄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同年8月29日,上党二剧组代表山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颁牌仪式的演出,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及文化部领导的亲切接见,并给予高度评价,次年剧团负责人杨海兰被评为上党二黄省级传承人。  

与国内很多地方戏曲一样,发展过程中,上党二黄也存在传承难题。比如,鸣凤剧团60多名演员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后继乏人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学唱戏是个苦活儿,需要从小训练形体、练习发声,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喜欢很难坚持下来。”杨海兰说,“我们的演员经常在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穿着厚重的戏服在台上表演,中暑是常态,出门在外,我们常备藿香正气水和绿豆汤,供演员解暑。”  

目前,上党二黄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送戏下乡”和“戏剧进校园”两大项目。杨海兰说:“我们最近也在筹备‘育苗计划’,从最适宜练习基本功的十几岁的孩子里选出来文化传承人,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保障,留住人才。”

穿越历史

聆听程颢书院不绝于耳的朗朗书声

漫步南大街

触摸七十二谷洞的街巷历史

驻足老戏台

听一曲“上党二黄”的婉转悠扬

美丽城区 等你来栖


责任编辑: 王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