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社区,超市、药店、理发店、快递点应有尽有;不想做饭,移步“社区大食堂”,又好又快还便宜;工作繁忙,社区里的照料中心、托育站有人帮你照看老人、孩子;休息下来,身边的书店、健身房、KTV尽情放松……在城区,众多居民正享受着这样的便利与美好。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今年9月又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作为全市城镇居民的主要聚集地和试点工作的主要承载地,城区以典型社区为支点,科学规划布局、精准分类推进,大力丰富业态、创优服务管理,全力建“圈”强“圈”,让居民“近”享便利。
家门口的便利店有了家电维修服务、供应上了早餐,小区旁的母婴店还能收发快递、领取团购商品……眼下,让居民们欣喜的变化不断在城区东街街道康乐社区发生。
“我们虽然是市中心的老社区,各类商圈集聚,但是业态不融不均,一直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老问题。”康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崔东林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开以来,城区商务部门与社区协力统筹谋划,合理规划布局,积极推进“一点多用、一店多能”的业态组合调整优化,大力推进“六统一”连锁化、规范化经营。同时按照标准要求制作“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导视图公示悬挂,不仅极大方便了居民群众,更对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发挥出积极作用。
日常消费舒心便利,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西街街道秀水苑社区的居民们同样有着切实感受。
“中午吃大米过油肉,你看这菜多新鲜。”走出小区里的“政府蔬菜惠民直通车”,65岁的秀水苑社区居民和能社乐呵地和记者聊起来。“菜店啥的原来是有,但种类没那么全。有时候去得晚了,就没有新鲜菜了。”和能社说,“现在不仅多了‘直通车’,小区里还开了大超市,啥时候想买立马就能买,新鲜不说,还经常搞优惠活动,真好啊。”
2009年成立的秀水苑社区,有居民7000多人。虽然设施配套相对齐全,但逐渐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通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全面开展补短板、提品质的“强圈”行动。通过开展居民需求大调查明确建设方案,以多元化合作的方式引进“惠民蔬菜社区直通车”、大型连锁超市,建成社区大食堂、休闲健身场所等,全面完善提升周边商业业态和服务功能,带给居民满满幸福感。
“刚听完社区组织的中医保健课,一会儿理完发和几个老伙计打牌去,就在旁边。”开发区街道东圣社区君悦湾小区,正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米工坊”快剪店理发的王新命向记者诉说着惬意。“我们老年人在这儿理发只要5块钱,里面的棋牌馆、图书室、按摩室不花钱,随便去。”73岁的王新命高兴地说,“不离这跟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样样齐全,这好日子真是没得说。”
与康乐和秀水苑不同,东圣社区是一个成立不到5年的新型社区。偏居市区东南隅,刚建成时各种配套服务并不完善。社区多元化、多渠道整合引进政务、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推出五点半课堂、能工巧匠、护士到家、老年大学兴趣班等各类特色服务项目,极大丰富了群众生活。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为契机,社区进一步补齐短板、放大优势——服务“一老一小”,规划建设社区厨房,开展上门诊疗、幼儿托育、中小学生午间照护;满足“一修一补”,开展邻里互助共享的缝纫服务、修理服务、志愿者上门服务;拓展智能服务体验,落地智慧化资源回收等各类设备,发展定制化、数字化消费新需求,打造与时俱进的高品质社区生活空间。
分级分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经过近两年的推进建设,目前,城区已逐步建成了20个以各大社区为原点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近一半以上城区居民受惠获益。城区商务局局长郑羽璋告诉记者,按照目标计划,到“十四五”末,城区将高标准建成4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全区全民全覆盖,让美好生活无缝衔接、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