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1+5”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质量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质量多元共治局面基本形成,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品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构建区域质量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推进治理数字化和数据价值化,谋划实施“双千兆”城市等重大项目。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强化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应用。推进煤炭煤化工、医药等产业先进质量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营,畅通质量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渠道,支持高价值专利产业化项目转化,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1+X”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低碳试点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实施一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加快钢铁、化工等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推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完善质量多元保障机制,扩大消费品优质供给。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完善投诉处理绿色通道(ODR)机制,办好晋城网络购物节、晋城美食节等节事活动。
打造产业质量竞争新优势。推进制造业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快钢铁、光机电2条1000亿级产业链,铸造、煤化工、绿色建材3条200亿级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组建一批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建设一批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开展“领跑性”标准研制;稳定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标准体系。加快构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网络体系,深入实施“名特优新”战略,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6条,建设4个以上省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深化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多元业态,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推动跨境电商、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营保护等方面的先行先试,推行生产性服务业“上云用数赋智”工程,积极推进工业设计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融合发展;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持续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行业规范发展。规范发展网上销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医疗健康等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新业态,促进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模式规范有序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提高政务服务功能和质量,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设,协同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加强公共配套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改造;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完善“一核、两环、两带、多片”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加快构建全年龄、全类别、全季节的产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文化旅游业融合与渗透,做大做强文旅新业态,持续推进“百村百院”特色康养村落建设提质增效。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新水平。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深入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大力加快“6+3”特优农业产业发展,启动“太行一号”区域公用品牌创建,重点抓好百万亩连翘抚育基地、中药材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太行一号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和疫苗的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抓好山西智创城NO.6建设。实施质量可靠性提升计划,推动光机电、煤层气等重点领域产品工艺优化和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攻关。(栗晋波)
责任编辑: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