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 2025-01-28 16:32:00 信息来源: 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蛇年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拜年,为所有的相逢和遇见道一声:过年好!

时光荏苒岁如流,总有一些画面和场景令人难忘。有部电影叫《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年代的青年人在时代变革中勇毅前行的故事。影片中有句台词——他们的爱与风华,只问深情,只问盛放,只问初心,只问勇敢,无问西东。历史在演进,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初心;车轮在向前,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逐梦人的使命、责任和奉献。

敏锐不敏锐,就看能不能见微知著!组织工作应该怎么看?问题始终是时代的声音。2024年的年初,我们在已有基础上再认识、再谋划、再出发,我们深入上百个机关企业村子去倾听,复盘近三年的工作去总结,登门国家省里去讨教,全体组工干部一起去讨论和碰撞。于是,有了“谋划不系统、重点不突出、落实不到底”的矛盾认识,有了“1+4+1”重点工作的方向认知,有了“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方法认同,最终形成了在新形势下“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

2024年如何干的“答案”,就在上情和下情的结合点中。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对基层情况不了解,我们的决策往往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面对“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基层治理的难题”,我们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选择“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软弱涣散集中整顿、社区治理五个体系、新兴领域六双聚新”四个小切口,着眼的是“人、治、物、效”大问题。面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难题”,我们部署开展“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创新激励行动,大力选树“狮子型”“老黄牛型”干部,依托27个重大干事平台,把干部放到平台,与平台共同成长,持续释放“事业为上”强烈信号。面对“人才引不来、用不好、留不下的难题”,我们实施“晋城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晋城”双向奔赴行动,“引凤兴晋·城就未来”第一次走进复旦、浙大、湖大、中南,古堡古建亮相学府,“跟着悟空游晋城”火爆出圈。

好干部是“淬炼”出来的!实践锻炼是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如今,全市已有14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到“五大行动”中,他们有的被“上派”到省直部门,被“外联”到经济发达地区,有的“下沉”到基层,参与“援企”实践,让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应急处置一线、重点工程一线,通过多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些“磕磕绊绊”的历练和“惶恐不安”的挑战,提高了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人民日报以“到一线增本领长才干”为题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上派、下沉、外联、内引、援企“五大行动”,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提升本领,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我们要持续做下去,真正形成品牌、形成规模、形成效益,不管对于干部成长,还是对于我们事业的发展,必然会收到良好效果。

要学会在寻常工作中不断创新。我们讲政治的落脚点是要推动发展的,发展的第一动力就是创新。我们始终坚持边实践探索,边总结提升,遇到过曲折和困难,更收获了成绩和经验,终汇聚成前行路上的宝贵财富。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从“三专行动”的专项“培”到“五个一批”的全面“育”,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从专项行动到常态化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典型引领到全域提质,人才引育从分领域攻坚到全市域统筹,考核工作从差异化构建到精准化实施,党员发挥作用从工作生活到网上网下“双报到双服务”,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从“安专迷、质速效”的部风教育到打造“五星组工”品牌……我们不断从经验中获得启示,在实践中探索完善,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扎实。

春到人间草木知,群众的实际感受是“金标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关乎的是长远、是环境、是人心。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解决顽瘴痼疾作为主攻难点,成立6个工作专班,统筹22家成员单位,分类分项、起底研判、系统施治71项,得到了中组部充分肯定和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我们从实践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推动全市超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以上的村达到50万元、3/4的村达到30万元,农村的家底越来越厚实,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起来。我们在社区推行131项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实现了居民“办事不出社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看到基层群众纷纷给我们的党员干部点赞,大家的脸上有了荣光,这就是“服务的力量”。

以上率下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只有干才行,只要干就行。回放2024年的时光片段,领着干、带着干、一起干的画面频频闪现。我们的部务会成员带头到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听取干部评议;老同志们都带头传承部风,充分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有一些中层干部一天当作两天用,常常是“白加黑”“五加二”;有的年轻同志孩子生病了顾不上照看,是家人在无私默默地支持和奉献。还有我们开展的勤学、笔耕、精业、效能、创新“五星组工”创建活动,从一开始的有些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积极踊跃,牵引全体组工干部倡勤学之风、尚美文笔耕、看精业敬业、比质量效能、谋创新提升,“学”和“干”蔚然成风。当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但向上向前已经成为组工干部的新风尚,最为可贵的是,一年的辛苦、叫板、笃行,组工人找到了一份自信、立起了一份志气,那就是“组工人是好样的”!

人生莫过家温暖,组织是一个大家庭。一年来,来自领导的关怀、省里的支持、兄弟单位的帮助,组工人最有体会。从作为唯一市级代表参加中组部座谈会发言,到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经验交流;从新华社专程采访我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到人民日报组团报道抓实干部培训、干部实践锻炼;从确定市委组织部作为全省公务员绩效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到省考核我市连续3年保持第一方阵前列——这些重视和关心、压担和要求,无不激励我们扛起“当试点、趟新路,走在前、作示范”的责任担当。

“难”是赶考路上的石头。迎难而上,它就是向前进的铺路石;躲开绕过,它就是过不去的绊脚石。奔赴2025年,晋城组工人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用“只管向前进”的态度和选择,锻长补短、守正创新,以改促转、以进育新,着力破解发展中的“堵点”和“难题”,一步步爬坡过坎,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佳绩,真正在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中体现组织担当、作出组工贡献。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回放2024年的时光片段,满是紧张的节奏、比拼的干劲。拥抱2025年的春天,晋城组工与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将始终同心同行同在。

衷心祝愿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