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丨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文化和旅游部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发布时间: 2023-02-28 08:52:43 信息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文化和旅游部扎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新华社记者周玮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山东省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非遗工坊名列其中。

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聂家庄泥塑,非遗工坊推行“合作社+作坊”发展模式,推动“家庭式小作坊”摇身变成“家门口小工厂”,带动当地5000多名群众从事泥塑产品生产。

这样的工坊在全国还有很多。有数字显示,全国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令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爱琴感到欣慰。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提案,建议大力扶持传统手工艺,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保护。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近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8年至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理非遗保护工作相关人大代表建议近400件,办理政协提案300余件。

“我们把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相结合,与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积极研究和采纳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提案,有效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转化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助力和动力。”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针对代表委员们关心的促进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指导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积极参与非遗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区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非遗内容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接下来,文化和旅游部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非遗传习场所纳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比如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与唯品会等企业合作培育了“密作”品牌,湖南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与当地妇联共同发起“让妈妈回家”计划,帮助拥有苗绣技艺的外出打工妈妈返乡就业。支持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品牌大会、杭州工艺周、上海手造博览会等展示展销活动,搭建传承人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平台。2022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全国150余个地级市结合端午假期开展活动,销售额超过16亿元。

厚植人才沃土、传承后继有人,是代表委员乃至全社会的深切期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地市级、县级传承人为骨干,一般传承人为基础,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队伍。201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现已累计开展研培1100余期,培训非遗传承人3.8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累计超过10万人次。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传承人参与院校学习和企业生产,提升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和传承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 张舒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