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督促规范 科技赋能提质效

——晋城市公安机关积极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2024-12-30 09:46:57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按照“讲政治、担使命、抓落实、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适应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新形势,把法治公安建设作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一体化”联动、“一盘棋”推进、“一股劲”落实,全面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推进“智慧法治”工程建设,科学分类、精准施策、追赶超越,奋力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开创了公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聚焦全警数据“聚集地”

优化重组,打造智慧法治新亮点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用系统平台引导任务落实,用信息要素规范执法流程,用数据模型提升工作质效”的核心理念,积极打造“智慧法治”平台。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应用为载体,不断总结探索经验做法,自主研发执法全域监督管理系统、执法办案积分管理系统、执法白皮书系统和执法培训考试系统四个子系统,打造出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一体化保障的执法办案和监督管理新模式。

一是统一标准。抽调办案民警和法制民警组建专班,详细编制《晋城市公安局“智慧法治”平台建设需求任务书》,逐项细化建设需求,优化业务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根据平台架构和数据模式,统一执法办案应用子系统接口规范和接入标准,规范开发、授权、上线管理,为全市公安执法数据汇聚融合奠定基础。二是统一部署。平台实行一级部署,由市局统一建设平台,各县级公安机关规范使用,确保顺畅使用、迅速响应,避免二级部署存在数据分割、传输受限、更新复杂等问题。采取同步开发、协同推进的建设模式,统筹开展平台子系统建设,纳入平台整体架构,有效解决子系统建设流程孤立、条线分割、数据融通难等问题。三是统一架构。创建“平台+应用”的建设服务架构,采取“大平台+小应用”的开放式建设方法和微服务技术模式,独立建设发展“小应用”“新系统”,构建起警种专业应用、各级公安机关个性定制系统“一网建”应用建设生态体系,有效解决传统平台发展缓慢,不能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问题。四是统一管理。市局建设专班统一负责平台运维管理,工作中树立用户取向、坚持体验优先,认真听取基层民警意见建议,及时整改文书、流程设计错误,优化更新系统功能。平台运行以来,已收集、解决平台使用问题500余条,吸纳基层公安机关创新经验、执法需求和修改建议100余项,平台的易用性、友好性得到民警广泛认可。

聚焦监督机制“主阵地”

动态提升,开启监督管理新引擎

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我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以具体业务场景为起点,以数据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智慧赋能应用,实现全要素管控、全流程监测和全环节评价,切实加强执法办案的网上监督管理。

全要素管控。实时汇聚涉案人员、涉案财物、智能笔录、电子卷宗等系统信息,从笔录、证据、清单等案件材料中抽取实体及其关系信息,构建案件证据本体和要素知识图谱,对单一要素、要素间关系进行校验,提供要素关联碰撞,实现对案件人财物等全要素的监督管理和智能控制。建立证据规则校验引擎和证据指引功能模块,把统一适用的证据标准、法律文书制作规范等规则嵌入引擎中,为刑事办案提供证据标准指引,辅助发现案件中存在的逻辑性、程序性问题,有效解决“同事同案不同罚”等执法问题。

全流程监测。运用大数据和光学字符识别(简称OCR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等技术,将大数据、智能识别应用到执法办案全流程,汇集接处警、办案流程、场所监督、执法视音频等系统信息,构建执法办案大数据专题资源库和基于场景的数据识别引擎,利用场景文字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海量执法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执法数据人工智能解析和比对分析,实现对执法全流程智能分析研判,特别是针对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和行政处罚不执行、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风险环节提供预警监督服务和个性化监督定制服务。

全环节评价。全面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构建基于定制标准的办案质量、办案时限等数据评判引擎,对案件办理全环节数据进行分析和评判,汇集案件审核、个案考评等系统信息,实现对案件办理质量的网上全环节考核,执法质量白皮书自动生成、执法档案办案情况自动归集,民警执法办案质效自动评价和积分展示。

聚焦数据应用“集散地”

数据赋能,实现执法管理新跨越

公安机关将执法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实战的重要支撑,以“智慧法治”平台为载体,融合系统、融通业务、融接机制,同步执法办案业务流、管理流、信息流,极大提升了办案效能。

深化“智慧”执法巡查。推行可视化三级执法巡查机制,搭建“市级+县级+所队”三级巡查架构,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和“24小时”全时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设立执法顽疾曝光台,挂网曝光日常巡查工作中发现的常见突出问题,倒逼规范执法习惯养成。

推动办案积分“智慧”评定。在山西省率先推出执法办案积分制,持续推进积分内容向执法管理、执法效率、执法效果和执法能力等执法各领域拓展,积分范围向各执法警种延伸,研发执法质效评定系统,以智能统计代替人工测算,实现执法积分的数字化、可视化、公开化,为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提供更加公正、客观、科学的依据。

加强“智慧”风险管控。创新研发市县全域监督管理子系统,按照“第一时间发现预测、第一时间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处置化解”的执法风控理念,重点围绕警情、案件、案卷、场所、涉案财物、音视频等6大类、156个执法风险预警点,开展执法风险实时监测、精准管理。聚焦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久侦未结等执法突出问题,依托全域监督管理系统,坚持全市联动整治,开展常态化执法顽瘴痼疾整治。

实施“智慧”四色预警机制。不断优化执法重点环节预警功能,研发执法监督平台,及时向办案民警推送“红、橙、黄、蓝”四色预警信息,做到事前有效预警、事中及时告警、事后有效分析,确保执法规范、公正。完善风险点派单式核查、数据报表化动态展示等功能,实现对警情流转处置、涉案财物保管处理、强制措施适用、案件材料录入等重点环节的精准预警,及时防范化解执法风险隐患。

创建“智慧”三清模块。系统自动统计接处警、案件办理数据,重点标记重复报警、高发警情,通过柱状图、饼状图形势分析每个地区、单位警情分布情况,实现“一键搜索、一键导出、一键打印”功能,从而推进落实警情日清、案件月清、问题季清的“三清”工作机制,助力案件办理提质增效、提高执法公信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聚焦队伍素养“成长地”

实用实效,打造实战培训新体系

聚焦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公安队伍建设要求,按照公安部全警实战大练兵指导意见和公安法制民警实战大练兵工作方案,我市公安机关将执法培训贯穿民警教育训练各领域、全过程,在开展多载体多形式多层次执法培训基础上,创建三维培训新体系。

公检法同堂集中式培训。建立公检法轮流定期同堂培训工作机制,以“公检法大讲堂”为载体,立足“侦诉审”立体维度,打造晋城政法队伍培训“品牌”。聚力破解关键环节常见执法司法疑难问题,以“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复杂、疑难刑事案件办理为重点,采取公检法系统教官同堂授课和学员同堂受训相结合的方式,由公检法系统教官按照执法流程共同专题讲授、共同答疑解惑,增进公检法机关对相关实务问题的共识,努力在法律、政策、实战层面找到最佳契合点,寻求“最大公约数”。

现场演示教科书式培训。针对近年来现场执法发生的重大涉警舆情事件、执法顽瘴痼疾,以及基层民警广泛关注的执法难点,选取执法实践中最常见、最容易出问题的情形,从法律要求、处置流程、言行举止、策略技巧等方面,先后制作殴打他人、醉酒滋事、动物袭人等微视频10余部,作为新入职民警、政治轮训、警司晋升警督等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大力提升民警现场警情规范处置能力。

正反典型案例回溯式培训。推行典型案例指导制度,全面梳理近年来晋城公安处置的社会广泛关注、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新型疑难复杂的正反两方面执法案例,选取30余个案件编制《典型案例汇编》,侧重从现行法律角度进行分析评议,充分发挥案例启示、指引、示范和规范功能,推动公平公正高效办理“类似”案件、处理“类似”事件,发挥好“一个案件胜过一打文件”的示范作用。同时,作为执法专业培训课程教材,模拟真实执法场景,把实战搬进各种培训课堂,建立“按实战规范、按规范培训、按培训实战”的执法培训模式,不断增强执法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实战性,持续提高民警执法素养能力。

市公安局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实际,用创新的理念和改革的办法破难题、解新题,努力构建全面监督、智慧服务、精准预警的执法监督管理新模式,促进执法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城、法治晋城作出更大贡献。(姬金恒 张晓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