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奏响交旅融合新篇章

发布时间: 2024-09-29 08:52:45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阳光穿透晨雾,洒在漫山遍野的草地上,公路好似飘逸彩带蜿蜒在崇山峻岭间,沿线的村庄错落有致,与周边的田野、山脉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近两年,随着太行一号公路的建成通车,吸引了许多游客沿着公路旅游休闲、拍照打卡。

“这里环境特别好,没想到能找到这么一座宝藏旅游地。”来自河南的游客刘成文说,这次趁着周末带着孩子来到陵川县松庙村旅游,刚下车就被清新秀丽的村景吸引,感觉特别放松。

过去的松庙村,因为耕地少、交通不便,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几近“空心”。2020年以来,趁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的东风,该村决定大力发展康养民宿产业,按照“太行人家·云锦系列”的整体品牌和“睡眠小镇·康养松庙”的经营主题,高标准实施了民宿院落、汤药浴池、康养健身步道、健身骑行道等康养项目,同时利用陵川特色药膳、药茶等丰富康养食品,帮助游客更好睡眠,实现产业延伸。现在的松庙村,已经成为一个围绕“健康睡眠”泡药浴、补药膳的“睡眠小镇”,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2023年,松庙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人均收入达12000元。

松庙村的变化只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村庄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乡村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许多村庄像松庙村一样,以山水为媒、生态作本、文化塑魂,依托旧宅古院、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发展山水观光、餐饮休闲、古村民宿、果蔬采摘等田园综合体新业态,让土地持续生“金”,让沉寂的村庄重新焕发活力。

高平市许庄村就是其中之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修好以后,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村了,来转悠的游客多了,尤其是周六日和节假日期间。”许庄村党支部书记马艾宏介绍,该村依托“一米菜园”,种植了绿色时令蔬菜,在丰富村民菜篮子的同时,还与周边社区对接,打造了“一村一品一社区”农业项目。同时,流转荒山292亩,种植连翘、油桃、李子等药材、果树,探索出了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了7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人均增收1.5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主线全长582公里,贯穿6县(市、区)、36个乡(镇、办)、739个行政村(社区)。为串联起更多的古堡、村庄、景区、院落等特色风景,让游客玩得尽兴、住得舒心,也让沿线群众借助旅游业发展过上好日子,我市谋划建设了155公里支线、50公里沁河古堡群环线、1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等“三线路网”交通网络,连接了全市90%的景区景点,贯通了全市90%的脱贫地区,覆盖了全市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络,实现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

“在全省安排实施慢行、服务、景观、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农田财化系统。”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科长张丹介绍,我市交通、林业、文旅、农业等部门通力配合在旅游公路沿线的台地、农田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形成大地景观,既有观赏价值,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公交、快递、旅游高度融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山货进城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加速推进当地路、景、村、业统筹发展,全力打通乡村振兴“主动脉”。按照“挖掘优势做精做强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布局植入新兴产业”的原则,确定了陵川中药材、循环种养、露地蔬菜,高平黄梨、红薯、生猪,沁水食用菌、蜂蜜、水产渔业,阳城杂粮、山茱萸,泽州水果产业,形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促进、6县(市、区)差异互补的环线沿线产业格局。围绕“两区一谷一带十片”产业布局,聚焦“6+3(生猪、家禽、肉羊、蜂业、蔬菜、中药材六大特优产业,蚕桑、黄梨、甘薯三大特色产业)”特优产业提质增效、精品片区融合发展,系统谋划、全域推进,唱地方戏、打产业牌、谋特色路,探索出了乡村振兴的“十种模式”,带动全市1552个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路、观光路、文化路、富民路。2023年,太行一号公路(晋城段)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如今,“太行一号”宛若镶嵌在巍巍太行山上的一条丝带,依托山形走势,蜿蜒前行,将沿途的景区、景点和村庄“串珠成链”,为全市乡村振兴和文旅康养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谱写着交通强国的大美晋城新篇章。(关瑞芳)


责任编辑: 李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