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晋城我的家·康养产业巡礼 | 多业态融合,集群化发展!我市深度激活全产业链提升文旅康养附加值
司徒小镇《千年铁魂》演出现场
近年来,作为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市,我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大力推进“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健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全季节、全时段、全周期的产品供给体系,深度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全产业链,为游客提供了深层次的文旅康养体验。康养产业正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文旅产品推陈出新
夏日时节,参观完龙马湖后,来自河南安阳的陈鑫激动地说:“环境优美,清凉舒适,空气清新,从没想到能在太行山上享受到这样一幅江南景象。”陈鑫很早就关注到晋城,更是提前半个月在抖音直播间抢到了凤城国际酒店的“小木屋”和“太空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家人来到了晋城。
“气候凉爽舒适,环境更是没得说,小木屋和太空舱住得很有感觉。我们原计划逛3天,现在打算先玩上五六天再说。”陈鑫一家的获得感,离不开我市在文旅康养产品供给侧上下的“绣花功夫”。以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为例,在我市的文旅康养产业规划中,该区不仅是一核、两环、两带、多片区的“核心”,也是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对全市文旅康养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据介绍,目前,区域内不但陆续建成了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植物园,同步配套了国际酒店、木屋民宿、太空舱,还配备了水疗SPA等功能区,随着示范区规模不断扩大,示范区还将分别建设一座功能完备的医养中心,一座游客接待中心,届时会极大丰富示范区的康养产品,将其打造成旅游、栖居、康养、医疗、护理、养老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面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周边21个村的康养产业发展。
今年6月19日,山西文旅康养示范区首批名单出炉,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榜上有名。当前,新建的约10万平方米的凤城康养中心,更是提升了游客的接待水准。
不久后,围绕龙马湖形成的“凤城国际酒店+康养会展中心+半山木屋”的康养会展核心片区将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康养+文旅、康养+体育、康养+森林……在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康养+”已经成为度假标配。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旅游设施的完善,是提升旅游体验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依托。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有助于尽快形成新的供给能力。
“1至7月份,我们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占计划的108.05%。”皇城相府景区副经理张浦说,为优化旅游服务,给游客营造良好的游玩环境,景区在暑期到来前就开始提前谋划筹备。
作为我市的老牌5A级景区,今年皇城相府景区投资600多万元,对陈廷敬纪念馆、麒麟院、树德院三院、止园长廊等多处建筑进行了维护,并更换了景区内所有标识牌,新增的智慧景区讲解设备更是提升了导游的讲解品质。“我们还建成了集景区可视化管控、万物互联、数据汇聚、智能联动、应急指挥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监测点覆盖率达到100%,全方位保障景区内游客的安全。”皇城相府景区副经理张浦说。
素有“太行至尊”美誉的王莽岭,更是历时3年,对古郊、卧龙场、极顶、锡崖沟“四大片区”实施基础设施整治提升工程,总面积39.8平方公里,涉及20个项目,总投资26亿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王莽岭景区的建设发展,要求“瞄准创建目标,利用两年时间,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全方位抓好景区建设和运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王莽岭锡崖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王莽岭“双创”工作的总体要求,2022年起成立“7·30”交账工程指挥部,市委书记王震亲自担任总指挥,优质、高效、安全推动项目建设。通过建设20个项目,王莽岭景区畅通了“快进慢游深体验”微循环,打通了“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形成了“山上观光旅游、山下康养度假”新格局,为“双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领头羊”带动下,全市文旅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以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为引领,依托总长581.8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连接起我市90%的脱贫地区、景区景点和特色农产品产区,辐射带动了739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带沿线去年吸引500万人次观光旅游、3.9万人返乡就业创业,直接带动739个村、7.6万劳动人口增收,间接受益近40万人,老百姓守在家门口就可以鼓起“钱袋子”。
同时,大力实施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工程,贯通3个县、13个乡镇,辐射310个村,用好沿线分布的154个文物保护单位、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5万间明清古建筑、117座古城堡等宝贵资源,从产业、生态、交通、文化等多方面系统谋划、一体推动,加快构建“环境治、交通畅、文化兴、布局优、产业旺、生态美”秀美画卷。
借助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和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市契机,我市依托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大平台,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釜山、大阳、松庙等一大批特色镇村成为知名网红打卡地、康养目的地,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径。
新业态新模式精彩纷呈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晋城调研时指出,要把康养产业与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起来,强化政策支持和工作联动,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康养产业涵盖健康、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诸多业态。这意味着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铁锤落下,火花四溅,如同战场上硝烟弥漫,鼓点震耳欲聋,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气势恢宏,振奋人心。”8月14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好时节》栏目以4分钟的篇幅,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司徒小镇的《千年铁魂》表演。同一时刻,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先生在现场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太震撼了,火红的铁花在夜空中绽放,这是视频里感受不到的壮观。”
玩累了,来到灯火通明的南大街夜市,感受老城夜生活带来的惬意时光,早已是许多人的首选。高平烧豆腐、过油肉、木耳圪贝、清汤饸饹、卷薄馍、川汤……晋城特色、网红美食,游客们吃好了,老百姓们收入高了。“这里人流量大,一个月下来,流水差不多达到3万元左右。”经营五彩饭团的段晋芳一边忙碌地为摊位前的顾客出餐,一边笑容灿烂地说,“守在家门口摆摊,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比在外地强多了。”
“从3年前的100家到如今160余家摊位,南大街逐渐升腾的烟火气,让摊主增收致富的同时促进了消费增长,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城区老城管理委员会主任逯胜云介绍,南大街夜市委托祥达集团免费经营5年,后台收款数据显示,旺季一天流水达到15万元,彰显了南大街夜经济日渐涌动的活力。
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我市在2020年出台了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在全市打造1个“太行不夜城”地标,升级10个“太行不夜城”商圈,培育15个“太行不夜城”生活圈,设立50个“太行不夜城”专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目前,主城区已形成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南大街、凤展购物广场、圣亚购物广场和兰花城为辐射半径的“太行不夜城”地标,以南大街、万品汇、兰花城梦华市集为代表的夜经济专区。
此外,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美丽乡村电竞音乐节、郭峪古城景区的“特色古城民宿”、喜镇苏庄的古典婚礼、大阳古镇的“村晚”、横河镇的“动感骑栖小镇”、华谊兄弟星剧场……如今的晋城,各类文旅康养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几乎涵盖了商业、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业等所有类型的第三产业。
“我们将以康养为牵引,聚焦‘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的空间布局,不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全产业链,系统谋划旅游、医疗、农业、养老、现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推动‘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为我省乃至全国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蹚出路径、做好示范。”市文化和旅游局三级调研员原勇兵说。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随着2023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胜利启幕,“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名片必将越叫越响、越擦越亮。
责任编辑: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