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悬崖坚石上的兵洞连城
湘峪古堡建在湘峪河谷北侧的山坡上,河水紧贴着石壁和陡坡,一如天然护城河。远望去,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享有“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誉。
湘峪原名相谷,谷与峪同义。“有谷而无山水”,所以有碍风水,孙氏后人便在原名基础上添“水”加“山”,故成“湘峪”。
湘峪村过去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城堡规模并不大,南北长近300米,东西宽约100余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与灵石王家大院、碛口西湾民居面积相当,略小于阳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
湘峪古堡是沁河流域古文化走廊中修建年代最早,层数最高,融中西方风格于一体的最先进的城堡。城堡的主持修建者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堡因此也称为“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建于明末崇祯七年(1634),分内、外两城。内城主要环绕村中民居。外城墙则依山势而建,外城辟有三门:东曰“迎晖门”,西曰“来奕门”,南曰“宸薰门”。南城墙沿村前溪流走向,在岸边悬崖峭壁上砌砖垒石,建有角楼、藏兵窑洞、马厩、马夫居住窑洞以及挡水墙等,窑洞的建造同样因地制宜,上下层叠,相互联通,既可屯兵,又可储存兵械,大大地提高了防御能力。而这层层密密的城窑,也为湘峪古堡得了另一雅号——“蜂窝城”。更为神秘的是,这些砖不是用石灰水泥砌成的,而是用鸡蛋清和糯注糅合而成的黏合剂。这一化学合成,成就了坚如磐石的城墙。
藏兵洞和城墙相连,一旦战事发生,可以直接从城墙上的瞭望孔射击。藏兵洞内还有一个更为人性化的设计,设计有明代水井一个。一旦发生战争,士兵们不用走出藏兵洞便可直接取水饮用。洞内有用来放置火把的松柏台,里面灯光通明,城墙外却根本看不见灯光。
涉过湘峪河,爬上平行于城墙的坡道,便进入了南门。坡道在门内呈直角形,拐了一个弯后继续爬升。门洞里面建有一堵石墙,位置和作用与民居中的影壁相似,南门的“宸薰”门匾并没有出现在门外,而是镶嵌在这堵石墙上,这在山西众多古城、古堡中尚属孤例。这样做的原因,据说是出于风水上的考虑,同时在军事防御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外来者从对面制高点是找不到南门的。因为门洞上没有门匾,而城门和门洞内的石墙,从远处看在视觉效果上已经合为一体,仿佛是一段完整的城墙。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三都古城一大怪,南面城门不知从哪开”。
湘峪村中的建筑规划布局为“五纵三横棋盘式”,东西向两条大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村内既有较为宽敞的街道,也有丁字小巷,这些街巷大多并不是笔直延伸、相互垂直,而是顺应地势走向或有意弯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出现两个九十度的拐弯,可抵御突入堡内的侵略者。这些蜿蜒曲折的街巷,能够看到始建者规划古村时首先考虑的是其军事防御性。然时过境迁,古城防御功能已完全消失,只留下几条街巷仍留存有原来的风貌。
三都堂不仅仅是其主人孙鼎相声望和在村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还是由于它本身建筑的独特性。正房名曰“瞭望楼”,俗称“看家楼”,楼共5层,高约20米,面阔3间,以条石为基础,条石上则通体青砖砌筑,硬山楼顶,覆以灰瓦,巍峨耸立、雄伟壮观,在整个村居中鹤立鸡群。它的外墙以极具艺术性的垂花门式砖雕装饰拱形楼门及窗子,简洁大方,是湘峪明代古民居的一大特色。
双插花院是湘峪村又一座很有特色的院落。该院主楼坐北朝南,院子东北、西北角各建四层高楼一座,而正北中间堂房却只建三层,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高低错落样式,其外观恰似一顶古代双插花的官帽,因此便被称为双插花院。
走在窄窄的小巷中,只觉得高楼林立、鳞次栉比,气势更加恢宏。值得一提的是,湘峪民居窗户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墙饰以“眉檐垂柱”砖雕,这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形式,带有浓郁的西式风格和汉民族文化色彩。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 晋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数据局
技术支持:晋城市云祥大数据科技运营有限公司
晋来办
晋城政务
晋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