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案例|晋城阳城县寺头乡:党建引领聚能 农企联盟创效 走出强村兴企富民“新丝路”

发布时间: 2023-01-04 08:29:45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打印

“阳城蚕茧”声名远播,寺头蚕桑为阳城县之最,被誉为“华北蚕桑第一乡”,鼎盛时桑园面积15000余亩,蚕农4000余户,是阳城县委重点扶持的特色农业专业小镇。近年来,寺头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机制创新,选取禹珈豪丝业1个龙头企业党支部和所属吉庄、黍地、朱村、三合、张家庄、安上、董家岭等7个蚕桑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联盟耦合,创新组建“蚕桑产业农企党建联盟”,促进抱团发展、共建共享,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业态,助力传统蚕桑产业“破茧成蝶”,蹚出农企联盟发展新路径。

党建联盟赋能产业联盟

为破解蚕农一盘散沙,企业孤立无援,产业粗放落后难题,寺头乡党委统筹协调,通过组织纽带拆除藩篱障碍,组建蚕桑产业农企党建联盟,推动农企互促,产业振兴。

明晰组织架构

党建联盟以“一体两翼”组织架构开展工作。“一体”指联盟理事会,是最高议事决策机构,统领龙头企业和农村党支部,负责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两翼”即龙头企业和村党支部,分别承担产业示范和组织动员职责任务,辐射对接全乡蚕农。

规范组织运行

党建联盟执行成员轮值制,按照“组织共管、活动共建、决策共谋、成果共享、成效共评”的工作法,凭借联盟组织优势,打造民主决策、共建共享的协作体系。联盟一般性事项由发起党组织提出,经联盟理事会研究决定后,联盟成员共同执行;重大事项由联盟理事会报乡党委审批执行。

市场机制激活生产机制

为了改变传统蚕桑生产盲目放任、分散无序、效益低下状况,党建联盟立足寺头蚕桑,放眼全国市场,全地域调度,整体化运行,打造蚕桑产业共同体。

擘画蚕桑版图

联盟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充分发掘各村资源要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功能定位。禹珈豪丝业着力推动生丝品质提升、蚕蛹食品、桑叶茶生产线落地投产,蚕桑文化体验园运行盈利;朱村建设大棚养蚕示范基地;吉庄村培育小蚕共育试点;黍地村实施电商文创、蚕桑系列产品开发销售;张家庄村打造观光采摘、文化溯源基地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构架,实现联盟成员差异发展、组团共进。

强化政策驱动

联盟研究制定《寺头乡支持蚕桑产业发展黄金十条》,大力奖补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蚕桑主体。建立储备蚕桑发展基金,在价格低谷期对联盟蚕农进行价格托底保护,出台了蚕农生产积分激励办法,形成了“兜底激励”的政策闭环。

创新机制激励

联盟倡导推行蚕茧“仪评收购”机制,集中为蚕农宣讲“鲜克量”“上车率”“好蛹率”等决定蚕茧售价的指标,引导蚕农实地了解质量标准,体验议价流程,传导“优质优价”的定价导向,促进蚕桑产业“养好蚕,结好茧,缫好丝,卖好价”。2022年,当地春茧销售最高价59元,每公斤高出中准价10.2元,缫丝等级由4A级提升到最高等级6A级。

注重品牌创建

大力实施蚕桑文化工程,塑造蚕丝品牌。突出寺头的地缘特色,创建推广“禹珈豪”“皇城相府”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参展推荐,定期举办蚕桑文化节、桑葚采摘节等系列活动,深度展示寺头蚕桑的独特魅力,大幅度提升了“蚕韵寺头”品牌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蚕桑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在党建联盟的主导下,沿着振兴蚕桑产业这条主线,寺头蚕桑从“散兵游勇”到“正规武装”,由“小作坊”到“工厂化”,变“单一生产”为“多元增效”,开创了强村、兴企、富农的三赢局面。

集约经营强村

联盟牵头,引导企业大规模流转农村土地,集中打造标准化养蚕大棚和小蚕共育室,通过盘活资源增加集体收入。黍地、朱村、马寨、北下庄通过流转1500余亩土地,村集体增收56万元,吉庄、张家庄村靠出租标准化大棚增收4万元,安上村、吉庄村通过小蚕共育项目年可创收8万元。围绕蚕桑产业,开展多种经营,张家庄村组建强村公司发展蚕桑观光采摘,年增收8万元,董家岭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生产销售蚕沙枕头,年收益近10万元。

专业发展兴企

推动禹珈豪丝业1500亩蚕桑产业基地建设,17栋标准化养蚕大棚、15个小蚕共育棚落地,蚕茧原料大幅增加,生丝品质明显提升,全年可生产白厂丝100吨,产销蚕丝被2000余条,创造产值近3000万元;蚕桑研学、蚕宝宝领养计划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年可创收20万元。

提升效益富农

通过蚕桑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寺头乡蚕桑养殖热度不断提升,桑园面积稳定在7000亩左右,蚕农数量回升至3000余户,年养蚕6000余张,蚕茧产量54万斤,蚕农创收1500余万元。大力推广标准化栽桑、规模化养蚕、科技化防病,蚕茧产量品质大幅提升,每张平均增产8斤,户均增收800元。通过推广机械化鉴蛹、集约化制种,年生产原蚕2000张,户均增收1900元。


责任编辑: 张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