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回信到佤寨,老支书喜说“山乡传奇”

发布时间: 2022-03-23 09:00:39 信息来源: 新华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站在阳台上望着对面绿海般的原始森林,72岁的佤族老人岩翁想起从北京来的信函传到阿佤山那个激动人心的上午。

去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几个月来,当地干部群众备受鼓舞。作为写信的老支书之一,岩翁见证、亲历了阿佤山的巨变。他是一名佤族汉子,数十年来跟命运搏斗,与贫困抗争;他更是一名党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带领群众从刀耕火种走上如今的康庄大道,谱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山乡传奇。

岩翁(右一)手持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欢呼(2021年8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共产党,西代勐!”

走进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的“电商+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岩翁满脸喜悦,这个拿起来看看,那个端起来瞧瞧。货架上摆放着的笋干、蜂蜜、茶叶等农特产品,都来自阿佤山的田间地头,是当地产业发展由单一到多样化的缩影。

“原先我们这里水田少,只能种些旱谷,一年有好几个月吃不饱饭,对产业发展完全没什么概念,能把肚子填饱就行。”回忆过去,这位佤族老人的声音有些沉重。

地处西南边陲的沧源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有着山青、水绿、竹翠、景美的生态名片。但由于山高水阻、交通闭塞等原因,沧源佤族人民曾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中。

岩翁回忆,20世纪60年代,佤族群众的生产方式还很落后。每年12月份,村民们就会上山砍树,伐倒一大片后再翻晒土地,春节前后再划出一道防火线烧荒,连续几日都是火光满天,到了三四月份,各家各户在分好的荒地上撒谷子,等谷子长出来,再撒些草木灰当肥料。

刀耕火种式的生活一直在延续。“粮食产量相当低,亩产就50多公斤。吃不饱的时候,我们就上山挖些野菜和山药。”岩翁说,20世纪80年代,他担任村支书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水沟、挖水田。

通过改造田地,粮食单产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后,村民种庄稼的积极性增强了。岩翁想,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还得带动村民增收。在政府扶持下,班洪村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橡胶和茶叶等产业。

“现在,我们村的高优茶叶就有800多亩,只要管理得好,不愁卖不上好价钱。”岩翁说,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班洪村依托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旖旎风光,瞄准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将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班洪村的变迁不仅仅体现在产业发展上。1979年,班洪村有了通往乡上的第一条毛路;1998年,全部村民用上了电;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项目;2019年,全村脱贫出列……对于村里发生的大事件,岩翁记得比谁都清楚。说起这些,他眼里泛光。

“共产党,西代勐!”在佤语里,“西代勐”是“很好、极好”的意思。岩翁说,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他们不可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我常跟晚辈们讲,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沧源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看病住院、子女上学等都有了保障。到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有多少光,就发多少热”

2016年,岩翁卸任村支书,退居二线。为支持新一届村两委工作,他担任班洪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直到2021年才正式退下来。至此,他为班洪村的发展奋斗了近40年。直到今天,村子里有用得着的地方,岩翁依旧没有半点犹豫。“有多少光,就发多少热。”这是他多年的干事风格。

1950年,岩翁出生在当地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排行老大。1965年,他如愿考上沧源县民族中学。入学那天,岩翁半夜提着马灯从村子出发,沿着蜿蜒崎岖的小路,翻过重重大山,花了好几个小时才走到从未去过的县城。

“县城像是一个很大的坝子,视野突然变得开阔了许多,很兴奋。”那时的岩翁,很多东西都是头一次见,既陌生又新奇。他省吃俭用,刻苦学习,想着以后能回到村里当老师,教会更多人读书写字。“我们这个地方教育落后,很多文化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岩翁说。

但由于种种原因,岩翁初中毕业后没有机会继续深造。他回到村子里,先后当过民兵、大队文书等。

这些经历让岩翁得到多方面锻炼。1980年,30岁的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班洪村修通了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到县城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通路那天,群众从各个村寨赶来,乐呵呵地分列两侧,站在后排的村民踮着脚尖,只为看一眼小汽车。此后,轰隆隆的声音从街上传向田间地头,山路上开始出现的手扶拖拉机,逐步成为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工具。

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刀耕火种的山林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1984年,岩翁当选村支书。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领着村民们搞生产,将旱地改造成水田。粮食产量提高和茶叶种植,让村民们不用再通过伐木、捕猎谋生活,大家便一心想着把这片土地守护好。

“事实证明,保护生态这条路走通了,也走活了。”岩翁感叹道,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班洪村才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如今,走进俗称“观象第一村”的班洪村下班坝组,农户住的、种的、养的都成了风景,乡村发展有了旺盛生命力。

让大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背后,岩翁没少花心思。

2019年,在班洪村即将脱贫出列时,章略老寨有几户人家担心不能继续享受政策,迟迟不肯签字。最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请老支书出马。岩翁立马赶到章略老寨,跟他们讲村子在困难时期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还没讲完,几户村民就都签了字。

老支书们有了接班人

佤族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小时候,岩翁的梦想是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很多次,他梦到自己穿着军装,跟战友们守护在边境线上。

多年前,岩翁借到一套军装,试穿后,越看越喜欢,便一口气跑到照相馆拍了“军装照”。如今,这张照片依然保存在他家的相册里。

2013年,受岩翁影响,他的大孙子参军入伍,岩翁兴奋得睡不着觉,“我们家终于出了一个当兵的人了!”

多年来,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岩翁始终冲锋向前。1998年,在全村最偏远的章略老寨,为了打通一条路,他硬是领着群众一点一点地挖,当年就挖通了8公里;2001年,在下班坝组,他发动党员和群众,拉来沙子和石头修通硬化路……

班洪村村民张光军有一手好厨艺,在岩翁鼓励下,2016年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餐馆。餐馆在马路边上,一到节假日就顾客盈门。“贷了几万元的款,不到两年就回本了。”

岩翁是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们干事创业的缩影,他的老伙伴们也都没闲着。

班老乡下班老村老支书赛金长期坚守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天气炎热、蚊虫叮咬都不算什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把边境的一草一木都守好,把爱党爱国爱家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他说。

老支书三木嘎所在的班老乡帕浪村,居住着汉族、佤族、傣族等多个民族。退下来后,他仍然秉承“各族群众是一家,世世代代不丢伴”的族训,带领村民搞好民族团结,还协助村两委抓好党员培训和群众教育管理工作。

“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这些老支书和长期扎根边疆的党员干部,是带领群众守边固边、脱贫致富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领头雁。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老支书们有了继续扛起重任的接班人。

2016年,38岁的赛茸接过岩翁的“接力棒”。他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在下班坝组建设栈道、观景台等设施,打造庭院微景观,开办全乡第一个蜂蜜加工厂,2019年还成立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5月,296户入股农户拿到了合作社发的30余万元现金分红。

“我们永远要跟党走,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赛茸说。(记者吉哲鹏、严勇)


责任编辑: 卫梦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