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市农业农村系统交出优异答卷

发布时间: 2021-10-14 15:56:27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打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局专场发布会举行

10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局专场发布会,这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5场发布会。市农业农村系统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农业工作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忠诚担当、开拓进取,全市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特”“优”产业加快布局,产业融合全面破题,农村改革纵深拓展,人居环境提标提质,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20年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三农”工作整体进位全省第一方阵,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五年来,市农业农村系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一摘四不摘”要求,持续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陵川、沁水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市2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现行脱贫标准,脱贫攻坚战如期胜利。

现代农业全面加速。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新建高标准农田45.75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建设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由70%增长至75.5%。全市粮食产量达到6.6亿公斤,连续多年形势向好、保持稳定。全链条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生猪产业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创新实施“百园创建”工程,省市县三级联创现代农业产业园94个,率先全省实现了县(市)省级产业园全覆盖;着力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0家;坚定推进品牌兴农强农,认证400余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了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百余种“特”“优”农产品,“百园承载、百企带动、百品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农林文旅康引领全省。抢抓全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的有利契机和政策机遇,坚持以政策强驱动、改革打头阵、项目作支撑,“一体两翼”推动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整市推进、全域试点,累计实施建设覆盖所有乡镇各类融合发展项目331个,培育了农事体验、民宿康养等多种新业态,打造了松庙、浙水、下沃泉等一批全省知名的康养明星村、网红打卡地,形成了“多类型项目、多业态交叉、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晋城模式”,成为了我市农业发展的新标识,为全域旅游探索了路径模式、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农村面貌大幅改善。按照“三生共建、六道同治”总思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建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比例达到了22.9%,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了56.4%,新创建市级以上美丽宜居示范村110个,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乡村振兴首仗首胜。

农村社会活力迸发。在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四块地”改革引领突破,农村综合改革在全省创出了“晋城经验”。2020年底,全市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共5896.45亩;集体建设用地盘活8476.4亩,入市完成78宗2823.3亩;林权抵押共贷款授信1560万元;承包地规模经营113.96万亩,形成了农村“死资源”变“活资产”、农民“社会人”变“市场法人”,城乡资源要素融合、城乡二元市场融合,村集体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双变双融双增”“晋城经验”,为强化农村内生动力、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蹚出了新路。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创新实施“羚羊领跑计划”,坚持市场方向、实用导向、增收取向,全省首家组织农业企业家出国门、赴日韩,农业生产经营者下江浙、到山东,把农民培训班办到了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现代企业,累计培育各类职业农民74629人次,全方位推动农民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经营本领提标提质,建立了多种市场资源积极参与、统筹协调、有序高效的高素质农民培育运行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提供了人才保障。(撰稿:徐晓慧)



责任编辑: 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