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统计局
2021年3月25日
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众志成城、克难奋进,全市经济“半年转正、三季加快、全年向好”。2020年,三大产业协同发力,内需循环高度畅通,质量效益不断改善,晋城经济呈现快速复苏、进中向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4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762.9亿元,增长7.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5%;第三产业增加值606.3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5%。
图1:2016—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2016—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6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3%。
图3:2016—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4:2016—2020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新兴产业动力更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3%。全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2.3%。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7444户,日均新登记企业75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67057户。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175.9千公顷,增加3.4千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60.4千公顷,增加2.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8千公顷,增加0.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76.9公顷,增加18.4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84.5千公顷,减少9.3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1.8千公顷,减少0.7千公顷;谷子种植面积11.8千公顷,增加1.5千公顷;豆类种植面积16.1千公顷,增加8.7千公顷;薯类种植面积5.5千公顷,增加1.9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66.4万吨,增加4.2万吨,增长6.8%。其中,夏粮16.7万吨,增长4.0%;秋粮49.7万吨,增长7.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千公顷,下降42.9%。其中,经济林面积8公顷,下降11.1%。全年木材产量20601立方米,下降10.9%。
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11.5万吨,增长23.8%。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8.9万吨,增长19.2%。其中,猪肉产量8.6万吨,增长19.3%;牛肉产量0.1万吨,增长57.1%;羊肉产量0.2万吨,增长6.6%。年末生猪存栏76.8万头,增长31.2%;生猪出栏110.0万头,增长15.6%。牛奶产量0.03万吨,增长84.2%;禽蛋产量8.7万吨,下降2.0%;水产品产量0.2万吨,下降1.1%。
全年全市设施蔬菜产量8.0万吨,下降6.4%;食用菌1.1万吨,增长34.4%;蚕茧0.2万吨,下降4.0%; 蜂蜜0.3万吨,增长13.7%;药材3.0万吨,增长8.0%。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3.5万千瓦,增长3.5%。机械耕地面积135.2千公顷,增长1.4%;机械播种面积127.3千公顷,增长3.9%;机械收获面积97.9千公顷,增长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4家。
图5:2016—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全年全社会原煤产量12048万吨,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发电262亿千瓦时,增长0.8%;水泥332万吨,下降1.8%;农用化肥(折纯)237万吨,增长5.1%;焦炭116万吨,下降1.0%;钢材514万吨,增长11.5%;生铁514万吨,增长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93.2亿元,下降0.9%。其中,煤炭、煤层气、装备制造、冶铸、化工和电力六大行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41.3亿元、105.2亿元、225.3亿元、216.7亿元、177.8亿元和91.3亿元,增速分别为-7.4%、-9.1%、16.2%、5.8%、-3.1%和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19.2亿元、4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23.7%、75.6%。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61.2亿元,下降17.1%;实现利润150.7亿元,下降19.8%。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78家,完成总产值101.3亿元,增长13.3%;房屋施工面积564.2万平方米,增长44.7%;签订合同额为207.9亿元,增长19.9%。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3亿元,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0.5%;金融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6.2%;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94.8亿元,增长8.4%。
图6:2016—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96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9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0.2万辆(包括专项作业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0.3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私人汽车46.2万辆,增长7.1%。本年新注册汽车3.6万辆,下降0.7%。年末轿车保有量33.5万辆,增长6.1%。其中,私人轿车32.4万辆,增长6.3%。
全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电信业务总量180.13亿元,增长34.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5.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4万户,其中,5G电话用户40.5万户,全市(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9.9万户。
图7:2016—2020年全市宽带接入用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9亿元,增长0.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0.2亿元,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7亿元,增长3.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03.9亿元,增长1.0%;餐饮收入额65.0亿元,下降3.9%。
图8:201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长速度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8.1亿元,增长10.5%。其中,国有控股投资316.8亿元,增长12.7%;民间投资244.1亿元,增长8.3%。
图9:201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2.8亿元,增长26.3%;第二产业投资224.1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331.1亿元,增长9.0%。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24.1亿元,增长11.4%。
全年全市在库项目159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32个,计划总投资1877.0亿元,本年完成投资259.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1亿元,增长46.5%。其中,住宅投资80.2亿元,增长3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9.3亿元,增长79.3%。
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346.3万平方米,增长33.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61.3万平方米,增长34.1%。商品房销售面积131.9万平方米,增长89.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9.4万平方米,增长92.5%。商品房销售额78.9亿元,增长109.4%。其中,住宅销售额75.9亿元,增长110.8%。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6.3万平方米,下降42.0%。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实际到位资金139.1亿元,增长48.0%。其中,国内贷款增长181.9%;自筹资金增长32.9%;定金及预售款增长73.0%;个人按揭贷款增长38.3%;其他到位资金增长0.4%。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64.3亿元,下降11.8%。其中,进口额54.5亿元,下降12.9%;出口额9.8亿元,下降5.3%。
图10:2016—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年出口煤炭187万元,增长3.3%;出口钢材1.5亿元,下降18.9%;出口机电产品7.3亿元,下降4.7%;出口高新技术产品2.9亿元,增长2.0%;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4.2亿元,下降7.1%;出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1.1亿元,下降8.1%。
全年进口铁矿砂25.8亿元,增长8.6%;进口机电产品27.9亿元,下降25%;进口集成电路19.8亿元,下降27.4%;进口电子技术产品21.8亿元,下降27.0%;进口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3566万元,下降67.5%。
全年全市按全口径统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3.2亿美元,增长1.5%。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8.3亿元,下降4.6%。其中,增值税95.2亿元,下降14.5%;企业所得税43.6亿元,下降17.0%;个人所得税4.4亿元,下降3.1%;资源税40.2亿元,下降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3亿元,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84.6亿元,下降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0亿元,增长12.5%。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2.3%,教育支出增长5.5%,农林水支出增长2.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4.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3.2%,节能保护支出增长22.0%。
图11:2016—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28.2亿元,增长4.9%。各项贷款余额171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4.7亿元,增长10.6%。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5家,从业人员78人。累计资金开户数200798户,银证转入资金92.0亿元,增长77.7%。全年营业收入0.6亿元,增长75.2%;利润总额0.2亿元,增长83.8%。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56.3亿元,增长2.8%。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0.3亿元,增长3.6%;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1亿元,增长1.1%。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75元,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2元,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527元,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529元,增长6.4%。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3元,增长5.8%;农村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25元,增长9.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1.1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2.41%。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6万人,增加5.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11.9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3.1万人,增加1.39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9.55万人,增加2.7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3.55万人,减少1.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3.6万人,增加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9.4万人,增加0.8万人,其中,农民工24.4万人,增加2万人。全年资助基本医疗保险12.37万人,医疗救助10.67万人次。
年末城市低保人数8190人,减少407人;农村低保人数39893人,增加3933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17820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7亿元。全市共有住养型养老机构67所,床位数7504张,其中,公办34所,床位数2806张;民办33所,床位数4698张。全市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991个。福利彩票发行单位1个。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0年全市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8项。其中,列入重点研发项目(高新技术领域)1项,重大专项6项,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全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181项,交易额53.35亿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个,新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12家。截止2020年末,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众创空间7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1家,省级科普基地11个。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2%。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2026场,演出收入1090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4个,文化馆7个,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7个,总藏量152.3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A级景区27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0个,3A级景区15个,2A级景区1个。共有星级饭店17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9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1家。全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284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3264.88万人次,分别下降98.37%和55.44%;旅游外汇收入10.35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93.45亿元,旅游总收入293.45亿元,分别下降98.84%、56.08%和56.12%。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163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3.7千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8万人。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均为100%。全年各县(市、区)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均达到了90%以上。碘盐覆盖率达到99.39%,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6.61%,各种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乡镇卫生监督站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9088个,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19.78万人。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21枚、27枚和32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58亿元,下降27%。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4.6万公顷。
全年全市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9221.5万吨,增长7.3%;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6769.3万吨,增长43.0%。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煤炭8010.6万吨,下降12.9%,外运煤炭占原煤产量66.5%。向省外输送电力165.5亿千瓦小时,下降0.8%,外输电量占发电量的60.2%。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212.8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1.3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0.6%;第二产业用电186.6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87.7%,其中,工业用电185.6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14.2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7亿千瓦小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0%。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43天。其中,一级天数24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5.30,较上年下降15.34%。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9起,事故死亡5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4。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还未反馈,本公报暂不涉及人口相关数据及人均指标,我们将按照国家、省要求及时发布。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数字创意产业等八大产业。
5、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6、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指工业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
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9、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10、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11、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
12、“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由教育部门提供,口径为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
13、本公报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14、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1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责任编辑: 常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