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扶贫成效】下村镇:答好脱贫攻坚“收官卷” 开启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1-01-31 09:16:32 信息来源: 网信晋城

字号:

打印

2020年是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

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泽州县下村镇

铆足干劲,合力攻坚

带领全镇干群

攻坚拔寨,决战决胜

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收官卷”

开启乡村振兴“新画卷”

答好党建引领“政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攻坚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攻坚任务抓在手上。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长、跨度广、难度大的持久仗,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有一支不畏困难、信念坚定、作风过硬的“铁军”。

近年来,下村镇制定了“1313”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实行书记镇长双组长抓扶贫机制,班子成员每人包联3户,机关干部每人包联1户,村党支部书记包联1村,确保包联责任层层落实,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户多策”措施清、“一户三包”责任清,实施每月战报制度,并进行挂牌销号,将党的“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有机结合,实现了镇村两级主要精力向脱贫攻坚聚焦、重要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

答好精准施策“填空题”

结合贫困户家庭情况,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为全镇39户77名贫困人口制定了23条帮扶措施。针对有产业发展需求的贫困户,争取财政资金36万元,通过奖补形式鼓励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全镇39 户贫困户全部通过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年均收入增加1000元;对有一技之长的贫困人口,充分吸纳其就近务工或者外出就业,有39人通过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年纯收入均过万;对老弱病残孤等弱势群体,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通过政策兜底以及健康脱贫等政策扶持,帮助33户63人贫困户实现脱贫。

答好疫情防控“加试题”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镇党委政府沉着应对,切实做好这道脱贫攻坚“加试题”。通过就近就地提供就业、劳务输出解决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等多种方式,统筹全镇护林防火员、综治信息员、水利巡查员、环境卫生观察员等公益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同时,制定了《下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20年务工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引导和鼓励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自主就业,切实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截止目前,为9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公益性岗位,稳定脱贫的“饭碗”;通过电商销售、消费扶贫等渠道,为贫困户销售小米、核桃等农产品10000斤,直接收益近2万元,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

答好产业扶贫“必答题”

产业兴则百业旺,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长久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一直以来,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抓住脱贫的“牛鼻子”,让脱贫成效行稳致远,是镇党委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

人才聚集,脱贫成果才能巩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为吸引返乡创业人才回归,下村镇在“引”上下功夫,在“留”上做文章,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创业平台,引导激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全镇涌现出“城归工程”成海兵,弃商从政当“村官”,建起万亩香椿产业基地,带领瓮山村426名父老乡亲走上发展香椿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业道路的产业带头人;

“辣椒大王”苗小利,返乡创业流转土地,成立禾力农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订单农业和辣椒事业;

庵头村带头人赵党红,携半生在外打拼积攒家业,回乡创办庵峰岭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将美丽资源升级为“美丽经济”;

此外,下村镇投资6.2亿元建成生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生猪生态养殖循环产业,形成“猪—沼—菜”一体循环农业发展链条。同时,利康园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项目、上村农林文旅康项目、安楼连翘田园综合体、裴庄千亩花椒园基地项目等农业产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下村镇境内涌现,为全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镇党委因势利导,鼓励各产业基地创新扶贫方式,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全职、兼职就业岗位,为贫困户免费进行岗前培训,录用15户贫困户进入产业基地务工,根据贫困户各自特点因人定岗,解决了残疾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满足了贫困户不出远门即可就业增收的愿望。

答好电商扶贫“加分题”

为解决到村到户“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电商进农村、进农户、进农业。下村镇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全省首家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挖掘出周光天佑等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电商青年才俊。组织电商扶贫培训5次20课时,通过“电商+农户+扶贫”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开辟一条新的创收渠道。

电商平台与贫困户签订了扶贫订购协议,对贫困户家庭自产的小麦、小米等农产品进行订购,以高出市场价5%进行收购,对其产品提供加工、包装、营销推广等服务,优先在平台上架销售,增加其农业收入。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开展价格扶贫,为贫困家庭提供覆盖米、面、 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零利润购物渠道”,节省贫困家庭开支。对有意愿从事电商的贫困户量身打造培训重点,帮助贫困户掌握电商知识,熟练应用平台基础操作和网上开设店铺的流程。手把手教会他们实际操作,对后续工作跟踪服务,真正帮助贫困户解决卖难、买难问题,通过电商渠道增收创业,实现贫困户增收致富。    

电商助农,已成为下村镇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支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答好扶志扶智“竞赛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下村镇坚持在贫困源头上做“减法”,组织党员、团员青年等开展志愿者活动,捐资捐书助学、义务劳动进村入社,为贫困学生、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协助村社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好人”等宣传评比活动,破除“软懒散”“等靠要”思想;以“法律七进”“三下乡”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以及法治宣传教育,帮助解决村民法律纠纷;常态化组织医务人员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村民免费检测,提供就医帮助和指导,为村民送去健康;借助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契机,在全镇弘扬尚德文化、乡贤文化,用文明新风浸润人心、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力量。

贫困户关银庆正在史村河村图书室整理书籍

在下村镇史村河村,贫困户关银庆正在村图书室整理着书籍。“真的很感谢政府给我提供了一份工作,之前因为我腿受伤,找工作很难,日常开销全靠低保兜底,现在我靠自己的双手一个月能赚到500块,好日子真的有了奔头。”谈及现在的生活状况,关银庆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蔬菜大棚内,贫困户张书英正在其间忙碌着

在万里村的蔬菜大棚内,张书英正在地里忙活着,“感谢政府为我找的工作,现在孩子在外面上学,学费生活费都有了着落,我在村里工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贫困户张书英有听力障碍,丈夫因车祸去世后,她选择了外出打工。但由于身患残疾,时常被拒绝,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镇党委帮扶干部主动对接,为她提供了在蔬菜大棚打工的机会。

更多的贫困户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越干越有劲头。


责任编辑: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