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西新闻网 01月14日)
为加快深化转型综改,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太原都市区内的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太原工业园区、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榆次工业园区、山西科技创新城、山西大学城等8个园区进行整合,建立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政协委员热议综改示范区话题,并就如何擦亮这一金字招牌,用好先行先试这把尚方宝剑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明确提出定位 破解体制藩篱
“实现一区八园联动发展,当务之急是出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各园具体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示范功能。”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放陶对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顶层设计提出具体建议,“同时尽快启动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
张放陶介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需要国务院审批,目前共有17家。“国家一般对类似山东半岛、合芜蚌这样的大区域申报才会审批,太原都市区属于大区域,具备条件,但我们还应明确提出示范区的总定位,即全国低碳经济创新创业高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政协委员张放陶对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顶层设计提出具体建议
在明确定位的同时,破解体制藩篱也是重中之重。来自民革界别的多名委员认为,应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进程,破解“行政区经济”的体制机制藩篱。建立规划衔接机制,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做好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编制、调整,加强示范区规划与太原市、晋中市相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切实增强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组建精英班子 创新“引智”机制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2017年要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各类利益关系,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这个举措非常好,既然举全省之力发展综改示范区,就应该举全省之力、全省之人组建精英班子,强中选强、优中选优。”在省政协委员史录亮看来,只有把好的人才机制实实在在落实好,综改示范区的成效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千里马吃不饱,也会力不足、跑不快。”史录亮认为,“以绩效工资制为例,不能让创造白金价值的员工挣白菜工资,应该将绩效考核细化量化,让工资水平呈阶梯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达到真正的招才引智效果。”
省政协委员史录亮建议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组建精英班子
来自民革界别的委员也建议,综改示范区应创新“引智”体制机制,包括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健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制定出台相应的居住、签证、就业、子女教育、社保、医疗、税收、跨境资金流动等方面政策;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市场化方式举荐、评价、奖励人才;设立示范区人才专项资金。
补齐科技金融业短板 提高示范区专业化程度
“示范区内应该积极探索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及新型金融产品,有科技银行、一定数量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出台相应的政策,催生它们涌现。”张放陶建议,可通过减税,鼓励有资产者变成天使投资人,如果投资失败,政府补贴50%的损失。此外,应建设示范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山西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设立若干子基金。
同时,还应提高示范区的专业化程度,不能偏爱大企业和大院大所,对那些处于初创期、市场前景不明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要大力孵化,形成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高科技服务业的水平,大力引入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机构,推动成立非营利的、覆盖不同产业的集群公司,在为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的基础上,能对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责任编辑: 莫潞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