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陵川县工委驻地旧址

发布时间: 2013-10-29 09:15:47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中共陵川县工委驻地旧址正面

中共陵川县工委驻地旧址侧面

    中共陵川县工委驻地旧址位于陵川县附城镇川里村。

    川里村在陵川县附城镇西南4 公里处,原名川则里,因地处平川而得名。中共陵川县工委驻地就设在川里村北的地主胖瓜家。该院有堂屋3 间、西屋7 间、南屋7 间、东屋两间,占地面积约300 多平方米。现旧址保存完好,有村民居住。

    1940年3月,为了维护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遵照太南地委指示,中共陵川县委及其党政军群干部战士群众2000多人北撤平顺等县。国民党军队占领陵川,随即在全县对党的组织、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群众及其家属进行了反复的清查、搜捕和镇压。陵川党的活动从此进入低潮。之后由于受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战反动路线的指引,国民党部队在陵川屡战屡败,日军多次“扫荡”陵川,占领县城。同年5 月,为摸清日军“扫荡”情况及国民党军动向,接通晋豫各地党的组织联络,新成立的中共晋豫(太南)区党委、中共晋豫二地委派武人文、张高峰、盛振强(化名张有全)伺机进入陵川开展隐蔽工作。7月,武人文(取名武金山)同张海兰(张高峰的化名),以商贩身份作掩护,到陵川县进行了国民党占领后的第一次侦察。8月,武人文再次到陵川进行了侦察。在了解到国民党第一次“清乡清党”和改换政权的行动基本结束、局面相对缓和之后,武人文即经常以贩杂货为掩护来往于河南修武和陵川之间,并逐步在沿线和附城镇窑岭村等地建立起社会关系,以小商贩的身份定居在窑岭村李德兴家中,为开辟陵川地下工作创造了条件。

    1941年3月,武人文被驻窑岭村的国民党27军一名修武籍士兵怀疑是八路军的情报员,被该军的营部扣押,后被窑岭村的群众联名保释。此次事件后,为了便于开展地下工作和避免国民党军再找麻烦,武人文经人介绍并说合,改名李洛贵,移居附城镇川里村李成秀家中,以给李家当干儿子为名,长期隐蔽下来。

    1941年7月,鉴于武人文、盛振强已取得合法的社会地位,建立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比较稳固的隐蔽下来,为进一步开展党的工作,中共晋豫二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陵川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任命武人文为县工委书记,盛振强任工委组织委员。县工委成立后,武人文、盛振强根据上级“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长期以担挑做小商贩和给地主扛长工作掩护,秘密搜集情报,组织并联络党的地下力量,广交朋友,发动群众,瓦解敌军,坚持了党在陵川的工作,保持了同上级党组织的联系,直至1943年3月,由于上级党组织机构变动,县工委随之撤销,武人文、盛振强参加了中共太岳二地委的工作。中共陵川县工委顺利完成了在这一极端困难阶段党的秘密活动任务。

 


责任编辑: 刘红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