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进行时】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掘金之路(上)

发布时间: 2021-06-08 09:17:27 信息来源: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山西农产品品种繁多,既有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据一席之地的各种杂粮,也有从蔬菜到水果、从薯类到油料、从畜产品到药材等领域的特色农产品。如何打好农产品“特”“优”牌?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聚焦“特”“优” 农产品精深加工迈入快车道

早在4000多年前,古人就把高粱制成的原醋经过“夏伏晒、冬捞冰”,制作出酸、香、绵、甜、鲜回味无穷的山西老陈醋。今天,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工艺从原始的纯人工操作到机械化操作发展到用机器智能发酵。智能发酵一体机对山西老陈醋制作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控制,用电子鼻、电子舌、传感器代替了过去人工对口味的鉴别。

在智能发酵时代,从田间的高粱到餐桌上的醋,不仅完全脱离了加工过程中人工的不可控因素,科技更赋予了它信息时代的速度,一台机器可以在1小时之内,生产出1.8万瓶、将近1万公斤醋,这些山西老陈醋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世界各地。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进仁说,1万公斤醋大概需要2500公斤高粱。目前,高粱的市场价大概4元/公斤。2500公斤的高粱只能卖1万元钱,而1万公斤醋按照市场平均价10元/公斤来计算,就可卖出10万元钱。如果是保健醋,或者功能醋,价值就更高了。

从地里的高粱到餐桌上的醋,从1万元到10万元甚至是更多,无论是传统的酿醋,还是现代的工艺,都可以通过加工来赋予初级农产品新的价值。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晓闻表示,食品精深加工是相对于粗加工来说的。比如说用玉米制作玉米粉,就是粗加工;如果用玉米通过发酵生产酒精,就属于精深加工。再发展的话,还可以扩展到工业领域,比如说从玉米中提取服装原材料。

依托杂粮、畜禽、蔬菜、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我省聚焦精深加工环节,致力打造酿品、饮品、乳品、主食糕品、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中医药品等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202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实现2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十大产业集群涉及1500多家农业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23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骨干企业超过170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到85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产业联合 撬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当然,对标其他省份,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差距。目前,我省整个肉制品产业产值是200亿元,而河南双汇的产值已达500亿元;我省中医药品产业的产值是55亿元,而吉林修正药业的产值已超50亿元。

王进仁表示,我们的不足主要是规模小、链条短、品牌弱、配套条件差。好多产品还是以原料、原粮形式出现。好多品牌在省外影响较小。我们需要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往深里去、往精里做、往细里走,让十大产业集群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文旅融合的新载体。

晋杂22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为山西汾酒研制的酿酒专用品种。1.5万亩的订单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统一种植,已经跟汾酒集团签订了合同,山西和之瑞种植专业联合社负责人说:“我们是平遥县最大的产业联合体,吸纳了10家合作社、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及9个乡镇13139户农户和两家省级龙头企业,形成了‘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业联合体经营模式。秋天的时候汾酒集团统一来我们合作社收高粱。”

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托底,农户不再受限于粮食收购价的市场波动,同时,靠着产业联合体专业的技术团队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防控,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证。产业联合体不仅让农户增收,而且还给企业提供了原材料种植基地,可谓一举多得。

王进仁表示,产业联合体是以一个企业来牵头,把它的上游种植、养殖基地和下游服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共享产业链增值效益。联盟就是把多个企业,把科技要素、金融要素、生产要素、流通要素集成到一起。产业集群是把代表性的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集合到一起,然后通过这个集群发展,抱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王晓闻表示,建设产业集群,对于我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来说,可以节约成本、有利于质量保证、有利于创新能力提高。要在产业集群内部共同形成一个标准,有利于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在集群平台里边,有很多科研专家和科研平台,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产业规模小、加工链条短,还有配套水平低等短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王凤忠表示:第一,要做规模农业,形成优势产业带。每个市、每个县重点打造1到2个集群,形成“一县一业”的差异化发展。第二,对价值链进行整合,对每一个集群,从种子资源、育种、栽培方式、养殖方式,以及加工、产品、市场营销,以及科技创新等,进行系统梳理。第三,创新链的打造。要围绕产业链,对每一个关键环节技术梳理堵点,寻找科研机构对产业链科学问题的解决。这样,通过三方协同创新,使十大产业集群得到有序高质量发展。

销售发力 “晋字号”品牌叫得更响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最终必须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选择。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解决销售不畅问题。如何让农民搭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快车,还需要在打造拳头产品、树立山西品牌上下功夫,也就是要让山西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认可度。

近年来,我省成功打造了山西小米、山西陈醋、大同黄花、隰县玉露香梨等一批“晋字号”农业品牌。截至去年底,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等认证达到5289个。2020年,先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大市场,全年共有30家企业、51个产品获得“圳品”证书,“晋字号”农产品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全省已经创建农产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3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33个、县级区域公用品牌18个,形成了涵盖多领域多品种的省市县三级完备的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品牌创造的市场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吉县苹果的品牌价值如今已达到30亿元,山西汾酒的品牌价值有1396亿元。现阶段我们该怎样通过“晋字号”品牌来带动产业发展?王进仁介绍,我省围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打造,通过母子品牌的形式,来建立山西的品牌体系。“十四五”期间,就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发展,我省将推出50个省级农业企业品牌、100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品牌宣传和推广不断扩大山西农产品品牌的影响力。

王晓闻认为,除了打造品牌,标准的建立也十分重要。不光有单向的标准,还要有一个标准体系的建设,这样品牌才能叫得更响。

一方面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王进仁表示,要南下粤港澳、东进长三角、北上京津冀。目前,我省和北京、上海、湖南、深圳、广东等市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对接和合作,通过直销形式,推动了山西农产品的销售。前不久,山西首条农产品特色精品街在上海落户,这也是我们“晋字号”品牌向外部市场迈出的又一大步。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