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相关做法获中组部充分肯定;
在全省率先出台《晋城市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四项制度)细则》;
以打造“先锋领航·晋村振兴”品牌为牵引,谋划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项工程”;
深化拓展“六双聚新”行动,组建各类志愿队伍21支,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服务210余次;
……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沉甸甸的收获,源于一项项创新工作,一个个经验成果。2024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提质增效,激发传统领域党建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以改革增活力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农地入市’不仅让企业获利,也给政府、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收益,真是多方共赢的大好事。”山西吾谷益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立平高兴地说。去年10月,得益于“农地入市”试点改革,企业以112.14万元的价格从泽州县巴公镇东四义村通过租赁方式获得了20年的土地使用权,正式在该村落地生根。
东四义村是泽州县试点“农地入市”的成功实践。近年来,东四义村累计完成5宗127.95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金额2060.92万元,缴纳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462.88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共获得收益1598.04万元。
东四义村“土地入市”正是我市推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的一个成功案例。“推广发展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关键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统’的作用,将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农户‘组织起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走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之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党建办主任王志清说。
2024年,我市结合农村特点、优势产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开展一线调研、总结推广经验,抓好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不断让“千万工程”在晋城开出更加绚烂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花。高平市、陵川县聚焦云锦太行示范廊带建设,城区、泽州县聚焦城乡融合示范廊带建设,阳城县、沁水县聚焦东方古堡示范廊带建设,辐射带动7个片区43个乡镇318个村连片规划、联动发展,推动全市超过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以上的村达到50万元、3/4的村达到30万元,形成了“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共富效应。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根基。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打造“先锋领航·晋村振兴”品牌为牵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谋划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项工程”,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深化拓展“市县乡三级党校+行业部门+农民夜校”为主体的“五级联训”体系,整合67个乡镇党校、563个农民夜校、59个实战实训基地,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泽州县举办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示范培训班,组织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山东烟台进行专题学习;沁水县分3期在浙江大学举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班子选好配强。2024年以来,各县(市、区)县级党委常委牵头包联乡镇,采取电话联系、登门拜访、座谈交流、邀请回乡考察等方式,精准摸排研判人选,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活力。高平市建宁乡利用中秋、国庆假期,召开乡情恳谈会,介绍全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果和招商引资项目,回引13名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不断赋能乡村组织振兴。
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选派驻村干部728名(含第一书记310名、工作队员418名),工作队197支,覆盖310个村(社区)。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十个一”活动,持续引深驻村帮扶“五清六化十到位”,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陵川县健全完善驻村干部管理办法,优化调整驻村力量,为帮扶任务重的7个村增派驻村干部8人,实现了驻村帮扶力量优化配置。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四看四审两公开”程序精准摸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97个,运用“四包四联”经验,认真落实“4个一”整顿措施,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攻坚,不转化不收兵。对整顿转化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扶上马送一程”,全面提升整顿质效。阳城县“一村一策”建立问题清单和整顿台账,实现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城区选派有整顿经验的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通过配强班子确保整顿见效。
以服务为导向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
“监控维修1700元,购买大垃圾桶4400元、树叶耙110元……社区物业各项支出明细一清二楚。”
“现在,像打印身份证、开具收入证明、食品小摊点备案等,不出社区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
……
针对全市77个乡镇、街道各自情况有别、基础条件不一,我市始终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体谋划工作权责、网格治理、队伍力量、信息化平台等工作,统筹推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基层减负、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取得了“1+1>3”的效果。
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权责体系。编制完成县乡“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及乡镇(街道)岗位指导目录,分期分批开展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阳城县、城区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开展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县,并完成清单任务。泽州县按照“一镇一策、乡镇自选、精准赋权”工作要求,将下放执法事项由原先12个领域55项执法事项调整为最多29项,最少21项,执法事项最少减少了47%,最多减少了61%,有效减轻乡镇执法负担,确保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推动网格精细化治理。区分“新建型、城中村型、老旧型、单位型、城郊型”五类网格,全市网格由4650个调整为4681个,在全省率先实行“县级审核、市级备案”网格事项准入机制,网格事项更加规范。城区优化调整网格员事项清单,由之前的13类45项核减为12类30项。
清理规范社区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压减证明事项54%,清理规范机制牌子6274块,减轻基层负担。阳城县在30个人口密度大、经济体量大的村设置“村级组织减负监测点”,动态监测标识牌子悬挂、重复留痕等问题。
持续壮大基层治理骨干力量。按照择优遴选一批、选举进入一批、定向招录一批的选拔方法,在专职网格员中择优选聘352名社区工作者,实现每万城镇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17.1人。开展社区工作者岗位薪酬待遇摸底及测算工作,初步建立社区工作者薪酬动态增长机制,高平市、阳城县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制度。
推进物业管理服务市场化。认真落实《晋城市物业管理条例》,在全省率先出台《晋城市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四项制度)细则》,推动全市1429个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物业服务事项公示公开率均达100%,推动全市小区实现业委会(物管会)全覆盖,社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物管会)成员的达94.4%。
积极推进数字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市、县两级“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和乡镇(街道)自助政务服务工程实现全覆盖,“新生儿出生、小学生入学、高龄津贴发放”三个“一件事”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网办。建立健全“12345”热线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互通机制和督办工作制度,让12345民意快车道更加畅通高效。探索“一类事”数据分析,有效推动群众诉求“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高平市试点探索“接诉即办”改革,形成“一个入口、三级响应、五步闭环”经验做法。
以品牌为牵引 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提升
“多亏了社区的帮助,联系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我们创建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以后我们快递员也能交公积金了。”
“刚才在3号楼发现一处排水渠网松动,我临时放了个路障警示,请你们尽快派人加固一下。”
……
如今,在城区黄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天都穿梭着身着不同颜色工装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他们已经习惯在每天忙完后到“红暖新家”爱心驿站歇歇脚、聊聊天,打听最近有什么新政策、搞什么新活动,查查距离自己想兑换的物品还差多少服务积分。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新引擎,更是基层党建的新兴阵地和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我市以打造“新新相融”党建品牌为牵引,持续提升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深入实施“六双聚新”行动,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创新开展“两企三新”进社区,组建各类志愿队伍21支,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服务210余次。完善“1+10+N”便捷服务矩阵,规范建设全市672个暖心站点,提供歇脚、饮水等20多项共享服务以及业务代办、幼儿托管、学历提升等特色服务,进一步丰富暖心驿站功能设置。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举办讲演、观影、助新学堂、关爱慰问等活动,惠及新就业群体千余人,特别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茶叙会、发放礼包等十项“暖心关爱”系列活动,受到快递小哥、网约司机、物流司机等一致认可,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满意度。
非公党建全力推进“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以“双强六好”“三链融合”为抓手,由点及面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品牌化,促进新兴领域整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摸底筛核,分类建立企业党建信息台账,实现精准识别、动态更新、有效管理。采取独立组建、企企联建、行业共建、派驻组建等方式,全面提速党组织覆盖率。大力实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行动,引导“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和流动党员亮明身份,实现以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为重点的新业态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切实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的全面领导。召开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年度改革发展任务要点,搭建业务主管部门信息互通机制和共享平台,定期推送审批通过或注销的社会组织基本信息,确保掌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主动权。将市级5家行业协会、商会以及高平市作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观察点,勇于先行先试、打造工作样板。
以创新添动能 机关国企党建工作稳步提质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一领域一主题一品牌”行动,实现各领域党建“以创促提”,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含金量、生命力。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走在前作表率,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强化政治机关属性,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同时,全市各级国有企业把党的工作融入国企改革、生产经营、国资监管各个环节,踔厉奋发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机关党组织建设走在前、作表率的若干措施》,连续两届开展模范机关党建品牌“评星晋级”活动,培育打造101个“四强”示范党支部,推出“党建引领新征程砥砺前行谱新篇”晋城市机关党建风采录系列展播11集,全方位展示各级党组织践行“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的生动实践。
坚持把“经济账”与“政治账”相结合,制定《市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及程序示范文本》《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属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编印《市属国企党组织工作手册和运行手册》,确保各级党组织对企业重大事项的把关定向,推动国企党建提质增效。
国投公司分层分类夯实党建根基,增强四个平台功效,精准助推高质量改革发展;
兰花集团积极健全完善“1+1+3+N”制度体系,推动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
合为集团紧紧围绕城市工作“六个必须坚持”,实施“1+N”党建品牌战略,统筹推动主责主业,经营业绩逆势企稳;
丹河集团建立“银企党建联建、校企理论武装、制度夯实根基、活动激发活力、文化助推发展”党建工作新机制;
市政公用集团、国晋物业公司等围绕民生所需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国企责任担当。
……
阔步奋进新征程,聚力续写新篇章。2025年,我市将突出全域推进、锻长补短,统筹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项工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五个体系”、新就业群体“六双聚新”行动等各项工作,持续抓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抓两头带中间,强化品牌培树,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记者 王震 通讯员 霍世芳 樊绍桓 郭娟)
我市推进“两企三新”进社区活动,“新”社相融送服务,携手共建促发展。
阳城县凤城镇党委全力做好省级建立履职事项清单工作试点工作。
市人民医院党委开展“最美员工”面对面座谈,将意见建议转化为增效举措,深化创建“杏林之歌”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