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晋城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人才力量

发布时间: 2025-02-21 11:05:07 信息来源: 太行红叶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创新实施“七个一批”人才集聚项目,引进各类人才2808人。其中,全职引进博士25人,硕士411人,本科2083人;柔性引进博士136人,正高99人,副高3人,硕士44人,本科7人。

全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73万人,新增技能人才2.8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701人。技能人才总量达45.63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7.77%,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举办“‘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晋城行,230余名优秀学子、110余名专家和企业家如期奔赴“晋湘”之约;在8场分会场活动中,1500余名求职者入场对接,达成就业意向447人,发布科技创新成果48项,签约6个合作项目。

聚焦光机电产业,举办“第14届中日韩三国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会中外院士级专家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80余位,进一步助力推动我市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建设。

……

八方英才聚,潮涌南太行。2024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完善“引、育、用、留、服”全链条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七个一批”人才集聚项目,集中开展“引凤兴晋·城就未来”主题宣介,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出政策、强服务,多措并举建强人才队伍,一幅人才聚事业兴的生动画卷在凤城大地徐徐展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建机制 强保障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2024年5月17日上午9时36分,一名72岁男性肾癌患者接受了一场特殊的手术——机器人远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而担任此次主刀的医生,是远在710公里之外的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张旭院士团队王保军教授。这不仅是我省首例超越500公里的机器人5G远程手术,更是张旭院士团队在我省完成的首例远程5G手术。

集聚一批晋城籍医疗专家,加大“晋医还乡”和高水平医疗人才柔性引进力度,2024年柔性引进75名高层次医疗人才,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我市结合全省“五大计划”,立足晋城实际,发挥晋城优势,创新实施“七个一批”人才集聚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去年,我市通过‘七个一批’共引进各类人才2808人。”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集聚一批“1+5”现代产业高端人才,精准招引光机电、煤层气、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亟需人才;集聚一批高水平教育团队,与北师大合作成立泽州一中教育集团,由北师大派出专家团队,指导泽州一中集团化办学,对100名优秀校长、教师跟踪培养;集聚一批本土高技能人才,举办第四届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吸引20支代表队1103名选手参赛,选拔235人参加第五届全省技能大赛,6个项目获得全省第一;集聚一批青年优秀人才,通过校园引才、市直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一事一议”等方式吸引大量青年才俊筑梦晋城;集聚一批能源企业高管,通过外聘董事、干部“下挂”“上派”等方式,引进3名中石油、中联专业型高管到我市挂职,提供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集聚一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通过双向选择、按需制定方式遴选136名农业技术人员作为队员,包联到县、到重点项目。

不仅如此,我市不断完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着眼厘清组织部门、职能单位“统”“分”关系,横向上,强化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将社会工作部、团市委、投资促进中心等6家与人才紧密联系单位纳入领导小组,修订晋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纵向上,完善人才工作联络组织体系,每月组织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式”育、实操实训“双元制”育、打包项目“超前化”育,指导成立了“晋城市光机电产教联合体”,并推动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晋城技师学院李思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通过评审……2024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5.63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7.77%,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搭平台 展形象

——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我们要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拓宽在沪人才服务晋城发展的渠道。真诚希望大家以柔性方式参与晋城发展,多为家乡建言献策、牵线搭桥!”

2024年4月23日,市委书记王震亲自带队赴上海“招贤纳士”,晋城市“引凤兴晋·城就未来”(上海)宣介会上,一张张“英雄帖”,诚邀沪上学子把学习成果践行到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场上。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参与全省“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同步开展专场宣介、“双招双引”、“校园招聘”、项目签约、合作洽谈、技术研讨等系列活动,赴上海、长沙、杭州等11个地市21所高校,承办了复旦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专场宣介,延伸开展“‘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晋城行,累计引进人才43人,签订项目或协议43个,发布科技创新成果48项,让全国各地学子在优质岗位、非遗文创、特色民俗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入地了解了晋城的厚重历史、璀璨文化、壮丽景观、突出贡献和发展前景,吸引各类人才来晋创新创业……

近悦远来,菁英荟萃。依托重大活动、重大展会、重大平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我市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广阔胸襟,不拘一格、聚才兴城。

——成功举办“院士晋城行”活动,邀请顾秉林、范守善等5位院士深入我市开展实地考察、现场指导,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建起常态化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

——聚焦光机电产业,举办“第14届中日韩三国新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到会中外院士级专家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80余位,参会总人数突破200人,我市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举办全国首届连翘产业大会,成功聘任4位连翘产业高级顾问和6位技术专家,共同组成高端智库,并促成中药饮片加工、连翘数字产业园总部基地等9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签约总额达13亿元。

——大力培育各级各类创新平台,推动“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腐蚀与控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将获得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新认定4家省级众创空间和6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组织2家省级重点专业镇龙头企业申报省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山西皇城相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山西省博士创新站,依托博士创新站集聚博士3人、硕士1人。

出政策 优服务

——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

“如果我在晋城工作,那我的妻子能否随迁过来?孩子的上学问题能够解决吗?”

“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直系家属均可随迁;拔尖人才及以上层次人才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入学。”

2024年5月18日、19日,“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长沙专场活动在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举行。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张鋆在得知消息后,从北京连夜坐了16个小时火车赶回学校。在得到满意答复后,张鋆认真将自己的信息填入晋城市教育系统校园引才报名表,上演了一幕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我们全力以赴引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深入实施‘引凤兴晋’计划,制定‘1+6’柔性引才办法,出台晋城历史上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20条’,努力让每位人才在这里安身、安业、安心。”市长薛明耀在“‘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晋城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我市聚焦打造全国中小城市一流人才生态,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新政:在出台《晋城市创优高质量人才生态若干举措》及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谋划实施了凤城英才计划,聚焦“七个一批”重点方向,综合考虑我市教育医疗需求、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方向、高技能人才缺口、文化传承保护、乡村振兴需要等,制定《凤城英才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重点围绕乡土人才和技能人才,制定《晋城市农业农村乡土人才评价及管理办法》《晋城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方案》,修订《晋城市技师工作站管理考核办法》《晋城市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管理考核办法》等,鼓励支持“土专家”“技术能手”等各类本土人才创新创业。

同时,为方便来晋求职创业人才,我市全力打造人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模式,住房方面开设了晋城青年驿站,提供免费住宿服务,目前已入住132人次;医疗方面推动建立了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服务;教育方面,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21人;平台建设方面,上线“码上通办”平台,让来晋人才更加便捷享受包括合作医院优先就诊等9项服务。

举办“晋城市2025年春节海外留学人才文化沙龙”,30余位海外留学人才、行业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家乡发展;定期邀请挂职的省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和“1+5”现代产业领域博士代表开展座谈,围绕推动晋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积极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与专家人才的工作联系、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生活服务;分层次召开人才专题培训,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培训首课,将政治引领贯穿培训全过程……

虚怀若谷聚才智,集思广益谋发展。一系列干货十足、诚意满满的政策和服务,提升了各类人才在晋城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营造了重才、爱才、敬才的社会氛围,汇聚成推动晋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晋”心“晋”意时刻涌动在太行之巅……(记者 高欣 通讯员 贾则真 苏凯)

2024年11月28日,由山西省委组织部主办、晋城市委组织部承办的“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杭州专场活动在浙江大学举办。


2024年6月13日至14日,我市举办“‘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湖湘专家学子晋城行活动,湖南高校230余名优秀学子、110余名专家和企业家来到晋城共叙“晋湘”情谊。

2024年9月11日至14日,我市邀请顾秉林、范守善、夏佳文、段文晖、叶志镇5位院士,深入开展实地考察、现场指导、咨询座谈,为我市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高端“点睛”。图为院士专家在山西智绘沧穹科技有限公司现场指导。

2024年5月17日至19日,全国泌尿外科感染与炎症论坛在我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授予晋城市人民医院“张旭院士远程手术山西会诊中心”。

省第二批科技博士服务团成员廖俊杰博士带领技术团队对煤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帮扶,经生产实践,为企业节约资金1000余万元。

我市人才工作者在中南大学毓秀楼双选会现场讲解人才岗位、政策,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起“双向奔赴”桥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