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康养声名远扬

——我市积极探索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2-21 10:58:02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去年,我市以文旅康养产业为抓手,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大景区建设、创新宣传推广、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文旅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年来,我市文旅康养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52个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61.2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4亿元,旅游经营性收入5.28亿元,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我市在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中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实践。

大景区建设:从“零的突破”到“全域示范”

大景区建设是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6月12日,太行锡崖沟正式列入文旅部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诞生,填补了全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极大地提升了我市乃至山西省在全国文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大景区建设中,我市以“龙头景区+示范带动”为发展思路,推动皇城相府等龙头景区提质升级。皇城相府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至景区2公里旅游路的提升改造顺利完成,不仅改善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也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交通保障。同时,景区对沿线道路周边环境进行常态化整治,积极打造旅游示范路,让游客在前往景区的途中就能感受到我市文旅环境的优质与独特。

在大景区的示范带动下,我市的旅游景区建设全面开花。高平市良户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古建筑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太行茱萸湾旅游度假区、洎水湾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高平釜山康养旅游度假区、陵川县丈河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等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度假区将旅游与康养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休闲度假选择。新增的高平市长平之战纪念馆景区、阳城县红色枪杆旅游景区、陵川县太行秘境葫芦谷景区等12家A级景区,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的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此外,釜山村、沟北村、勤泉村、下沃泉村、柏沟村等5个村入选2024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我市文旅康养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体验到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

我市还“牵手”国内知名文旅企业顶度集团,积极推动项目合作,增强全市域文旅资源开发的专业性、科学性。

创新宣传推广:从“清凉太行”到“黑马目的地”

在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中,宣传推广是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客流的关键。2024年,我市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春节前,我市提前策划了“太行山上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民俗表演、非遗展示、特色美食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太行山的年味。系列活动包含七大主题板块,涵盖非遗文化、民俗庙会、游园灯展和美食体验等67项内容,戏曲展演、民俗文化巡游、无人机光影秀轮番上演,花灯艺术节、古建夜游会、冰雪嘉年华、“跟着悟空游晋城 太行山上过大年”主题古建美术摄影创作展览等38项精彩绝伦的特色文化活动,将现代与传统完美演绎,把可听、可看、可游、可逛的节目融为一体。此外还悉心准备十条精品旅游路线、推出了28个全免门票景区,安排了全免费开放泽州府城玉皇庙、高平铁佛寺、陵川西溪二仙庙等全市50余处高级别文保单位的游玩福利。

去年“五一”假期,我市推出了“清凉太行”系列活动,结合太行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气候优势,打造了避暑旅游品牌。7月,市文旅局积极组织重点景区奔赴省会太原、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河南洛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陕西西安和北京等地开展专场推介活动,对我市夏季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介,强化与客源地的交流合作,构建晋城文旅的“朋友圈”,诚邀各地游客前来共享清凉一夏。

为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我市还组织人员远赴复旦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旅游推介活动,有效提升了晋城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举措使我市成功跻身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和“国内中小城市热度最高目的地”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爆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我市文旅宣传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市及时推出了古建探秘、非遗体验、国宝寻访等10条精品线路,这些线路将我市的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珍贵文物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了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深度需求。同时,借势开展宣传推介,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山西日报》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些创新宣传手段不仅提升了我市的文化旅游形象,也为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地见效,2024年,全市52个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461.2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4亿元,旅游经营性收入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63%、18.56%、62.88%。 

全域旅游进阶:从顶层设计到立法保障

早在2023年,陵川县、泽州县就成功列入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两县产业业态提档升级、加速释放集聚效应。

陵川县和泽州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良好基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优化服务环境等措施,两县的文旅康养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同时,按照全省统一工作部署,我市建立并强化“月调度”工作机制,按时报送《文旅康养集聚区及文旅康养示范区和创建单位重点工作月调度台账》,通过对集聚区建设工作的实时监测和调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

自我市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系列政策规划的出台从顶层设计方面,为旅游产业的蓬勃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成果,着力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现实问题,我市出台了全域旅游促进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晋城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是我省首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促进型地方立法,紧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基调,以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为我市发展全域旅游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条例共6章44条,聚焦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要为立法宗旨,紧扣“促进型”立法基调,凸显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全域旅游健康发展等方面需要保障和促进的内容。这一法规的出台,为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此外,《晋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初稿)》编制完成,明确了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将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2024年,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实现了从突破到多元供给的跨越式发展,全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我市将继续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袁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