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光明日报》四版【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聚焦晋城《培根铸魂育人 建设德润之城》。
原文内容如下
山西晋城:培根铸魂育人 建设德润之城
“来‘文明集市’瞧瞧吧!非遗文化产品、航模知识科普、法律咨询……28个摊位,活动特别精彩!”6月23日,在山西省晋城市东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集市”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志愿者刘旭光热情洋溢地招呼往来居民,“赶”一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大集”。
“这次活动以‘集市’的形式,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群众需求进行‘定制’,让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走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东圣社区党委书记王俊勇说。
近年来,晋城市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城市”牵引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典型示范、活动牵引、氛围营造等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市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追求。目前,“文明集市”志愿服务活动陆续在全市及各县(市、区)铺开,已集中开展大型活动7场,汇集120个志愿服务项目,覆盖人群2.5万余人次。
走进“全国文明村”大张村,家规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的精美门牌随处可见,文化长廊、农家书屋、志愿服务站和阅报栏成为串联乡风文明的实践地。
“村民身处其中,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约束!”大张村支部委员张俊喜说,村里通过美丽乡村治理,优化了育人环境;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规范了民俗;通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培养了一大批文明新人……
据了解,晋城市的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已全部完成,打造了一批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范本。全市现有文明单位(标兵)532个,文明村(镇)1412个,文明校园107个,文明家庭475个,“农村星级文明户”330924户。
一串串亮眼的数字背后,凝结着无数个体自觉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汗水。
累计参与公益慈善义工活动350余次,义务服务时长逾2400小时,帮扶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475户……这位有着资深志愿服务经历的“老义工”,是来自晋城二中的高二年级学生、“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刘雨墨。
2019年,晋城全市中小学成立了“雨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晋城二中副校长刘旭兵介绍:“去年,我校组织承办了全市‘雨墨学雷锋’志愿服务再出发活动,着力打造‘雨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坚持五育并举,融入日常,贯穿四季。”
“坚持典型示范带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潜移默化中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共同行动。”晋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京说,晋城市坚持好人模范推荐多元化、选树机制化、宣传立体化、礼遇常态化的“四化工作法”,积极探索“建设德润之城”的“晋城路径”。
用“良心”还“粮债”的全国道德模范刘平贵、李继林夫妇;36年坚守荒山植树造林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石双砚……截至目前,晋城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2名;7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省级以上好人模范先进典型114人,也在全省位列前茅。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域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着力在创建上下功夫、在培育上做文章、在实践上求突破,不断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进一步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王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