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 城区篇

发布时间: 2022-09-07 15:30:41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客户端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十年奋进迎巨变 转型发展谱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从203亿元增加到420.7亿元,翻了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7亿元增加到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565元增加到41588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城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近年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围绕打造“晋城新经济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的目标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与长远,继续拉开“城市骨架”,建设“五大中心”,打造“蚂蚁雄兵”,践行“服务是海”,新时代美丽城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项目为王 产业转型势头强劲

“一乡一特”产业布局初具雏形,农产品精深加工集群产值增长强劲;万达城市广场、华谊兄弟星剧场开门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占全市比重超40%;工业经济扩规提质,去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太行山道地药材交易平台、食用菌智能方舱建成投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区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大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对传统铸造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聚焦建设全国知名的文旅康养城市,全力抓好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片区、东滩会商业新地标和程颢书院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持续培育壮大文旅康养产业,促进农林文旅康产业深度融合,涌现了牛山休闲农业园、吴王山假日生态农庄等一批省级城郊农业示范项目;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持续抓好南村智慧物流园建设,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产城融合发展……

在项目建设方面,城区坚持专班谋划,组建工作专班,列支专项经费,聘请专业人士,仅2021年,谋划包装项目122项,总投资1005亿元;签约项目31项,总投资168亿元,当年开工率达96.8%;严格落实领导包联、清单管理、定期调度等机制,46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66.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金秋、科裕达等22家企业加紧技术改造,南村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向好,3D打印项目稳步运行,汉通鑫宇退城入园,禾瑞尚康医养中心、瑜园老年公寓二期等一批龙头项目进展喜人,全年新增20家平台企业,其中6家达规入统。总体而言,城区实施“双核”战略,都有一批项目在承载;打造“五大中心”,都有一批项目在支撑;建设美好家园,都有一批项目在推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夯实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能力水平,城区出台投资项目审批“全代办”工作方案及配套机制,组建项目管家团队,通过“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合理研判项目办理全链条流程。今年以来,已为数10家企业完成了“全代办”服务,其中涉及第三批老旧小区改造、星河学校艺体楼、德源凤城居住小区、龙泉新苑项目、一品华府建设项目、福兴二期项目、南村智慧物流园项目等重点工程。“证照分离”改革红利惠及企业上万家,推出两百多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建筑工程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先进经验得到全省推广。

蝶变升华 老城焕发新颜值

走进城区钟家庄街道办事处望川楼社区晋回路东二巷,只见居民楼宇墙壁粉刷干净,原本遍布多处的“空中蜘蛛网”已不见踪影,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还栽植了不同品种的草本花卉,街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改造”的空间布局,城区坚持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片区化、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中心城区城市景观面貌大为改观,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华丽变身,游园广场遍地开花,群众出行更为便利,城市夜景更加绚丽。

“历史文脉要保存,基础设施要完善,老城要变新面貌。”在实施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中,城区对泽州路以西、景西路以东、新市街以北、书院街以南,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改造。2019年9月,作为老城更新的核心项目,南大街立面改造工程完成,沿街133处明清时期及20世纪60—80年代建筑以新的面貌面世。如今,南大街的“烟火气”刷爆了晋城“朋友圈”……

与此同时,景德路、景忠路以及东西大街等道路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老城交通压力;老城东、西大街社区的背街小巷改造全部完工,极大方便了老城居民出行;中原街改造实现全线八车道通车,解决了多年来路面人车不分流、夜间出行不安全问题;七叉口连通工程实现泽州路主干道顺利通车,解决了区域路段交通拥堵问题……随着这些道路的不断延伸、改造,一条条城市“血脉”正在畅通。

生态绿化品质提升工作深入实施,围绕市区“两高、两口、两站、两路、两街、两山”和多个节点,因地制宜开展增花、增彩、增色、增景,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城市景观精品。十余条主题街巷和白马寺山等“多节点”景观形象初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推进,700余处围墙围挡拆除整治任务、8万余平方米路面硬化、5万余平方米美化立面全部完成,平整、绿化、彩化场地近40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脏乱差”问题,“城市会客厅”展现新姿。

如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日益通畅,城市治理愈发精细,市容环境更加优美……一座环境优美、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正阔步向我们走来。

民生普惠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太高兴了。”城区北街街道西后河小区居民高兴地说。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城区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以“绣花功夫”探索城市善治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城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治理等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以来,城区对辖区内房龄在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中心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626个,涉及4.2万户、14.1万居民,改造面积约402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约18.36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量,城区坚持将老旧小区改造、生态绿化品质提升、断头路打通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背街小巷整治、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如今,第一批10个大型老旧小区于2021年9月底已全部完成改造,完成改造面积12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6万户、5.4万人。第二批次的60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稳步实施中。未来,这些老旧小区将全部实现从“住有所居”向“方便宜居”转变。

为推动生态底色更加靓丽,城区有序实施能耗“双控”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城市大清洗、空气质量示范区精细化管控、市容环境提质增效三大行动,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3天,同比增加10天。PM2.5平均浓度为35g/m3  ,同比下降23.9%,创“十三五”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市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窑坡、郎庄等18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顺利完工。12个废弃露天矿山修复治理项目基本完成,绿化提升林地1015亩。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区民生支出累计达130多亿元,花园小学、晋城十一中等十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相继投入使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改建义务教育学校5所,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所有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法治城区、平安城区建设成绩亮眼,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省级平安县(区)”等荣誉称号 。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771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技能人才9585人。健康城区建设全面启动,市二院综合办医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顺利推进。3100余人的“气化晋城”任务圆满完成。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精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两品一械”案件查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起点,向着新目标,城区上下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为建设“晋城新经济的核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而努力奋斗,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数字化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近年来,凤台社区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将社区治理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智慧社区”,让社区更加和谐有序、服务更有温度,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靠凤台e家智慧党建平台,凤台社区结合党员666星级管理办法,为每位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建立起数字档案,党员每年向居民做出6项志愿服务承诺,在党建平台公布;全年至少参与6次社区事务服务,每次累积1星,以星级化成果激励党员前行;建立负面6项清单,警示党员注重言行,发挥表率作用。除此之外,凤台社区党支部活动、会议、决定等动态实时在凤台e家党建平台更新,社区居民一目了然,督促党员更好的服务居民。

为调动广大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城区实行居民积分管理办法,制定积分兑换方案。社区居民可通过小程序“随手拍”模块,自主上传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图片和信息获得积分;也可通过“投诉建议”模块为社区事务建言献策、举报不文明现象或安全隐患等方式获得积分。累积的积分可免费兑换生活物品、电影票、书籍折扣、儿童活动等,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让社区治理不再是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孤军奋战”。

为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凤台社区依靠5G智慧平台,建立起多个智能平台。智能安防平台可精准识别常住人员和首访人员,形成陌生人行动轨迹,为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重点人群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帮助居民找回丢失物品,并协助警方提供治安线索;智能烟感探测器,能实时上传烟雾信息,信息异常时能第一时间报警,平台第一时间受理派人前往,把火灾隐患降到最低。同时,社区还为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水表等监测设备,当监测数据异常,出现报警时,工作人员通过安防系统,查看老人在社区的活动情况,最大程度避免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让居民生活有了安全保障。

“夜经济”提振发展活力

夜幕笼罩,暑热稍退。晚上9时,南大街依然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小吃、玩具、手工艺品……串串灯光点亮的既是百姓的生计,也是城市的活力。

南大街全长646米,沿街建筑133处、各具特色,是珍贵的历史遗迹,170多家商户汇聚这里,市井气息浓厚。2019年以来,城区对包括南大街在内的22条街巷进行了全方位品质改造,对街巷沿街道路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美化提升,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风貌整治,并充分挖掘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和现有资源进化提升,增添了街巷的历史风貌文化韵味。经过改造,南大街实现了“华丽变身”,呈现出古朴素雅的面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3月31日,南大街获评山西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每天挣个千把块不是问题。”一家麻辣烫小摊前,排满了等候的食客。摊位负责人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大多都是沿街推车叫卖,现在,经过政府规划,大家在夜市有了固定摊位,不仅生意好,管理也到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不仅火了生意,更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城区政府在南大街持续开展了晋城非遗产品和土特产品展示销售、夜间文旅消费等活动,今年7月,举办了“深夜美味”“时尚潮购”“休闲潮玩”“精灵之夜”“书香之夜”等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着力打造“夜经济”,增加居民和游客夜游场所,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吃的、玩的、看的样样俱全,颜值又高、气氛又好。”家住慧欣小区的居民王收花说,改造后的南大街成了她茶余饭后的消遣之地,即使不买东西,也愿意在这儿到处走走、看看。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复苏社会经济,就要在保市场主体上下功夫,要完善支撑体系,强化保障措施。为此,城区持续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各项举措,城管部门增加重点区域环卫设施配备率,加大垃圾收集清运力度,保障环境整洁等;电力部门加大巡检力度,确保用电安全;老城管委会、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不定期为商户、摊主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食品安全培训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记者 高欣 通讯员 卫卿 宁绍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