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23个学校、17个乡村、17个社区;汇编2.5万余册法治书籍,赠送到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23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7万人;举办法治副校长(辅导员)“践行依法治校”征文比赛……
2024年,市关工委以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通过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进基地、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持续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意识,以司法之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围绕立德树人,力求法治教育系统化
市关工委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立全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组委会,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写进工作要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几十次专题研究部署,确定“路线图”,绘制“时间表”,制定“任务书”,要求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实施。
为确保实施效果,市关工委先后印发《关于推进第五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宣传教育,做好创建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示范点的通知》《关于推荐申报“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乡村(社区)”的通知》,制定《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乡村(社区)创建指南》等一系列配套测评体系及主要创建数据表格,在全市掀起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示范点热潮。
截至2024年5月,全市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23个学校、17个乡村、17个社区,共征订读本1.2万余册、挂图110余套,推动了法治教育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此外,市区两级关工委、教育部门以城区为试点,积极探索校家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试验工作,通过两年的探索创新,推动城区入选教育部颁布的97个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
协调部门联动,力求法治教育清单化
2024年2月,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市关工委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合订本2.5万册,把“一法两条例”赠送到市、县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级关工委组织联合全市广大学校,组织560余名法治副校长和“五老”深入学校、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军营等,采取法治讲座、法律咨询、广场演讲、实践模拟、知识竞赛、法庭辩论赛、情景剧表演和读书分享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群体的法治素养,推动了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形成全员参与格局,实现无缝覆盖,市关工委指导县(市、区)关工委及有关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召开“赛马”汇报会,通过县域提升,促进点线面齐头并进。通过创建示范点,辐射道德、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法治教育,进而坚定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思维,争做守法公民。
此外,市关工委还组织拍摄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纪实专题汇报片,全面总结全市创建全国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学校、先进乡村(社区)成果,受到国家、省、市有关方面的好评。
聚焦青少年成长,力求法治教育精准化
近年来,阳城县大宁村建设法治广场、高平市寺望村打造“五老”法治工作室、沁水一中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室、陵川县秦家庄村打造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基地、沁水县下沃泉村建设“太行一号”青少年学生研学基地、城区二圣头社区利用法治长廊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中,全市560余名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当好“宣传员”,在守护学生合法权益中当好“监督员”,在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当好“引导员”,在全力保障校园安全中当好“指导员”,深入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观念和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自觉性,营造出具有校园特色的法治文化,筑牢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墙。举办全市法治副校长(辅导员)依法治校征文大赛,引导全市法治副校长(辅导员)以及政法系统的同志、基层教育工作者、广大家长、“五老”及从事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等,在学习青少年法治理论的同时,提升教育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去年9月,市关工委召开全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评工作总结表扬会议,对表现突出的57个单位予以表扬。授予晋城二中、城区凤凰山矿社区等33个学校、乡村(社区)为全市创建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模范单位,授予市凤城中学、城区大张村等24个学校、乡村(社区)为全市创建青少年法治安全教育先进单位。
发挥“五老”优势,力求法治教育项目化
沁水县“五老”李畴从教又从医,三代家风传承,育人又救人;阳城县关工委原主任王宽元、退休法院副院长王建华、石书霞走进校园“以案说法”浸润童心;陵川县老干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志愿服务队的“五老”们,平均年龄69岁,退休不褪色,建立“夕阳红”调解室、“五老”护学岗、治安巡逻队,数十年如一日,真诚奉献,守护平安……
全市广大“五老”发挥自身优势,自觉做青少年普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237场(次),受教育青少年5.7万人。
据介绍,积极搭建“五老”关爱平台是全市关工委系统工作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市共有“五老工作室”79个,工作室紧密结合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时代主题,依托“宪法法律宣传月”和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及学校开学仪式等重要时间节点,走进中小学校园,通过面对面宣讲、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以案说法、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防校园欺凌、防性侵害、文明交通、消防安全、生态环保、禁毒等针对性普法宣传,将法律信仰的种子播撒到学生们的心中。(记者闫妮莎 侯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