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三农”工作将实施九大行动

发布时间: 2025-03-26 08:44:07 信息来源: 晋城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2025年我市“三农”工作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抓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条主线,突出稳粮保供、巩固衔接、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六项重点,实施九大行动,全力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

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实施好粮食单产提升项目,泽州、高平要继续实施国家级大豆、玉米整建制单产提升县项目,支持50家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实施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积极推广高产技术模式,集成推广有机旱作技术50万亩,推广运用粮食作物稳产高产技术3万亩。建设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区,今年首批在泽州、高平、阳城建设3个万亩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区。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实施农田设施强基行动。积极争取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紧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市域推进项目,加快补齐水浇地短板,常态化开展高标准农田问题排查整改,抓好耕地撂荒治理和“非粮化”问题整改。

实施科技装备赋能行动。推进农机装备更新升级,建立10个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点,建设2个粮食产地机械化烘干设施装备示范点,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6%。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畜禽良种供种保障率提升到85%。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2000人以上,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0个,新培育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个。支持创建科技小院,扩大科技特派员试点范围,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实施帮扶质效拓展行动。提升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效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抓好县际结对帮扶,持续拓展帮扶内容、帮扶形式,加强县际内产业、资源、劳务等要素流通,全年落实县际结对帮扶资金1.5亿元。深化产业就业帮扶,推进光伏帮扶电站平稳运行,持续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2.63万人以上。强化帮扶项目资产规范管理,确保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公益性资产持久发挥作用。

实施乡村建设升级行动。抓好重点项目实施,持续提升太行一号辐射带动效应,打造成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强力引擎。聚焦3条示范廊带,推动乡村建设迭代升级,新建64个精品示范村、329个提档升级村。突出建管并重,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特优产业壮大行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今年要新发展蔬菜设施5000亩,推动畜牧业稳定发展。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常态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生猪、家禽全产业链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全市肉蛋奶产量达到33.5万吨、增长7%。加强主体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家。培树农产品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总合格率达98%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20个,新创建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把沁水打造成省级特优农产品品牌强县。

实施乡村治理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与民政部门配合做好城区婚俗改革试点、高平丧俗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持续开展乡村治理骨干人员培训,积极推广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持续提升乡村善治能力和水平。举办一系列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实施农村改革深化行动。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实践,运用壮大集体经济“10种模式”和“6项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实施联农带农富农行动。健全完善机制,突出产业联农,壮大集体经济,强化集体带农。在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中全面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李亚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