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苑】我国古代科举初探(下)

发布时间: 2020-12-03 16:24:45 信息来源: 太行日报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永乐年间乡试考场

乡试

乡试即乡举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明朝时科举进入鼎盛时期,朝廷对科举高度重视,方法之严超过历代。由南、北直隶和各省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北京、南京和各省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称正科,又叫“乡闱”。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如逢国家喜庆之事,如皇帝生日,谓之“大寿”,皇帝娶后,谓之“大婚”,新君即位,谓之“登基”,皆增添一次考试,名曰“恩科”。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亦曰“棘院”,亦称“棘围”。古代考试时,围墙以外遍植以棘,使内外人无能逾越,故有此名。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他官员若干人。但各省同考官多少不一,也有八人、或十三人、十八人的,皆有定额,由总督、巡抚调取进士、举人出身之现任州官充当。主考官由礼部题名,皇帝委派。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初八、十二和十五进行。乡试考场事务极繁,考纪极严,诸如印卷、巡绰、搜检、供给、受卷、弥封、誊录、对读等等,用人很多。每场考试都先一日点名分卷入场,后一天交卷出场。考试试题各考场因时而变。清乾隆时规定,首场考四书文三篇,无言八韵诗一首;二场考经文五篇;三场考策问五道。四书题解以《朱熹集注》为主。题试试文皆有写作格式,三场都有严格规定。作文必须为八股文,和考秀才大同小异。试卷宽四寸,长一尺,红线横直格,每页12行,每行25字。首场二场试文,每篇限700字,三场答策问必满300字 。试问要点句钩股,书法不许潦草,如违式,经查出张榜除名。乡试发榜日期由主考官定,多用寅、辰、日支,因辰属龙寅属虎,又值秋天桂花盛开之时,故乡试榜亦称龙虎榜、桂榜。榜列首名者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为经魁,第六名为亚魁。

以山西晋城为例,明朝为泽州,山西省乡试91科,泽州地区考取举人566人,晋城97人,高平108人,阳城131人,陵川37人,沁水83人。清朝时,山西乡试112次,泽州府中举人者凤台县152人,阳城县162人 ,高平县清初至同治年间86人。特别是顺治二年(1645)和顺治八年(1651)阳城分别有两次十人同榜中举,史称“十凤齐鸣”和“十凤重鸣”。

会试

会试,即集中举人会考之意,考中者为贡士,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会试每三年一科,于丑、未、辰、戌年在京师贡院举行,考期在春季二月 ,又称“春闱”“正科”。若是乡试恩科,翌年之会试又称会试恩科。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举行,清乾隆十年(1745)始改定为三月。

参加会试的必须是各省的举人和国子监生。顺天府所属举人参加会试,由府尹给文,各省举人有本省长官咨礼部文书即可。在清朝时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即满族八旗举人,有本管佐领图片即可。功勋子弟及特赏举人取得同乡京官印结亦可。候补京外官与教官之举人有省和部文书即可。举人赴京会试,还要按路途远近由官府发放路费。

由于会试是国家较高一级的考试,主考官、同考官由皇帝任命,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考官于三月初六简放,由乾清门侍门于当日早晨领旨到午门交大学士拆封。被简放之考官、同考官即日入场,不许逗留,不许回家。入场后,大书“回避”二字于门外,贴上封条。会试有明经、进士两科,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考试内容和乡试大致相同。

会试中者无定额,多者四百余名,少者九十余名。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各省取中人数不均,边省遗漏,故下令废南北官民等字号,分省取中,以应试人数多少,查明入场人数及以上三科人数中数,由皇帝钦定本科中额。加恩广额不拘常例,基本上是每20人中取一名,唯独台湾省每10人以上取一名,以鼓励台湾士子来京会试。康熙二十四年(1685)规定,会试前10名的名次由考官拟出,由皇帝钦定。举人会试中后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为会元,意为会考之元首。会试榜以甲第称为甲科甲场,以季节言则为杏榜。榜上盖礼部印,张挂于礼部。

殿试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起,改为三月十五。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定为四月二十一,二十五传胪,以后便成定制,无特殊原因不变。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一下名次。殿试地点原在天安门外,后在太和殿,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定在保和殿,以后相沿不变。殿试只考制策一场,当日交卷。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设考官,仅设读卷官密拟殿试策问题以俟皇帝钦定。清初策题简单务实,由内阁预拟。有时,殿试策题亦由皇帝亲自拟定。

四月二十一举行殿试,先由鸿胪寺官设置黄案二处,一在殿内东边,一在殿外丹陛上正中。光禄寺官将试桌安排在殿内。銮仪卫设卤簿法架于殿前。新贡士穿袍服冠鞋与丹陛排立,依其考试名次排为两队,单名在东队,双名在西队。王、公、百官分列丹陛内外。一切安排好后, 鸣鞭,鼓乐齐鸣,皇帝升殿。接着,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策题体,出来交给礼部官员放置在丹墀黄案上。官员和贡士向皇帝行礼毕,礼部散发题纸,贡士跪受后,即到殿内试桌答策。策文不限长短,一般一千字以上为宜。殿试时有监视监察,护军稽察、巡逻,礼部尚书为提调。另有受卷四人,引封六人,收掌四人,印卷二人,填榜十二人。清初,读卷官等人内阁满本堂阅卷,三五日后将试卷进呈。然后至中和殿丹墀行礼后入殿,依次至皇帝面前跪读试卷,恭候皇帝钦定圣裁。皇帝钦定名次后,即召读卷官入殿,拆开弥封,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二甲七名,然后交下即缮写绿头签传前十名引见,谓之“小传胪”。十名以后之卷,由读卷官到内阁拆开弥封,分出第几甲、第几名字样,然后按次填榜,谓之“金榜”,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为大金榜和小金榜,大金榜盖皇帝印玺,待到传胪日张挂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也称“金榜”。过去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又称“登龙门”,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获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历史上连中三元的据说有16人。明代连中三元的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轳二人。清代仅有钱棨和陈继昌二人。

进士考中后要举行传胪典礼。传胪典礼在清朝时十分隆重。典礼在四月二十五太和殿举行,当天,皇帝在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阶下鸣鞭三响,丹陛大乐奏庆平之乐。读卷官、执事官向北行三跪九叩之礼。礼毕,大学士进殿奉起东案黄榜,出殿交与礼部尚书陈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上。此时丹陛大乐起奏,鸿胪寺官导引新进士就位。接着宣读皇帝诏书,宣读三甲进士之名单,唱读第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时皆需出列下跪于御道左、右边,二三甲进士则不引出列。唱名时,一传接一传,依次传至丹墀下,故称传胪。唱名完毕,大学士至三品以上新科进士,皆行三跪九叩礼,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礼毕,皇帝乘舆回宫。

传胪之后,颁布上谕,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经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原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之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局面。

传胪之后,状元、榜眼、探花还要到顺天府尹赴宴受礼,并到礼部赴“恩荣宴”(唐朝称“曲江会”,宋朝称“闻喜宴”,元朝称“恩荣宴”,明清因之),簪花奏乐,盛况空前。然后,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恩,并至孔庙行释谒礼,新进士还要设宴演戏,恭请本科总裁、同考赴宴,以示答谢,谓之团拜。新进士释谒后,礼部和国子监还为新进士建进士题名碑。至今明、清两代的进士题名碑(明代八十八科,清代一百一十二科)仍完整地林立于国子监戟门外。

中国科举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其间1283年,可考榜数745榜,共取进士11万人,共出状元592名。从地区看,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而南方籍状元只44名,占全国总额的39%。到了元明清时,全国总共有状元194名,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而来自南方省份的状元则有168名,占全国总额的86.6%,其中以江苏、浙江、江西、福建之状元最多,而山西省明清二代无状元,只有一个榜眼和一个探花。在晋城范围,若论状元唐宋元明清几代都没有,只是在金代陵川出过武明甫、武天佑、武天和、赵安时、赵安荣5位状元,泽州李俊民1位状元、高平陈载1位状元。在晋城范围,进士唐代有11人、宋代43人、元代46人、明代125人、清代114人。清顺治三年,阳城有十名同榜进士,史称“十凤齐鸣”,高平有“九凤齐鸣”。

中国的科举制度由于封建专制社会之腐朽,本身弊端甚多,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思想僵化,保守落后,以权谋私,致使科举制度日渐衰败。特别是自清朝后半期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科举制度与现实的矛盾日益突出,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官吏,既不能挽救封建社会的没落,又不能抵抗外来的侵略。公元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又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丧权辱国,朝野震惊,议论变法之风兴起,科举制度成为众矢之的,变法维新之士,无不群起而攻之。康有为、梁启超力陈科举之弊,要求立即停止科举,兴办新学。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即停止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务实。为此,清政府迫于各方压力,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下令:“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著即自丙午科(1906)为始,所有乡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