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3月4日电(记者刘巍巍)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里,整齐摆放着10多个木制绣架,15位大学生端坐在绣架前,屏息凝神学习苏绣的基础针法。
2023年10月12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行了一堂公共课,在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苏绣艺术家姚建萍的指导下,15位南大学子动手体验指尖飞舞的精工之美,深入了解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
“苏绣应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迸发出新生命力。”姚建萍说,多年来,不管工作多繁忙,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她一直坚持深入青少年群体传播苏绣文化。
她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身体力行传播非遗文化,引导青少年触摸苏绣历史脉搏,体味中华传统工艺之美,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3年7月12日,“感受非遗之美,体验苏绣技艺暨姚绣课堂进校园”活动在苏州市职业大学举行,姚建萍携团队为25组亲子家庭现场讲解苏绣知识,带领他们体验原汁原味的苏绣技艺。
“不仅孩子们聚精会神,不少家长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苏绣,听得格外入迷。”参加体验活动的家长陈梅说,姚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苏绣的种子,让非遗传承和创新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姚建萍说,探索符合非遗发展规律、聚焦非遗青年人才培养的传承模式,关乎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4月24日,姚建萍(右二)在立达·姚绣空间讲解苏绣技艺。新华社发
2023年4月24日,立达·姚绣空间入驻苏州市立达中学,旨在将苏绣的精湛技艺有机融合在学校的美育课程中,让学生在传承中学习、在学习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当日,在姚建萍的指导下,学生了解了不同苏绣针法的工艺特色。立达中学校长徐寅倩表示,立达·姚绣空间建立起了苏绣与当下生活、当代青少年的连接点,学校将借此平台引导更多孩子关注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
苏绣源于苏州,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等特点,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应当成为一份流动的传承。”姚建萍从事苏绣事业40年,主张“以针线表达时代”,先后创作了《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春早江南》《江山如此多娇》等一大批彰显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她说:“如何在保护好非遗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好非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课题,我们要创造性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技艺,自觉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 张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