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开发区以“四抓”强“四为” 全力打造换道领跑新优势

发布时间: 2020-12-04 17:27:34 信息来源: 晋城改革之声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今年以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部署要求,坚持以“四抓”落实“四为”,以“四抓”谋划战略突破,努力在新赛道上打造起跑线新优势。

“一个机制”抓项目。

“项目为王”必须有落下来的抓手。探索实施“产业一体化布局、政策一体化研究、项目一体化谋划、运行一体化调度、服务一体化实施”五位一体的项目建设一体化推进机制。横向打破部门界限,锁紧部门职责,变交接棒为齐步走,提高部门协同性;纵向贯通项目策划包装、招引落地、建设投产运营各个环节,一盘棋谋划,一体化落实,增强项目推进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截至目前,一体化研究项目59个,项目总投资340亿,亿元以上项目37个,创历年之最。1—9月份,新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229.8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12个,当年签约项目固投到位资金13.1亿元、非固投到位资金11亿元,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有4个项目实现3个月投产,截至目前产值超50亿元。

“两个通平”抓环境。

要实现“上午签约,下午进驻”,必须做好硬软两个通平。按照路网基本成形、要素支撑基本到位的“两个基本”目标,一方面,全力以赴补短板,投入34.5亿真金白银,开工建设水、电、气、路、暖“五张网”,全覆盖了9平方公里的金匠北区;投资67亿元的1200亩标准地100万平方米厂房正在建设,年底部分厂房实现封顶。另一方面,深化要素配套改革,研究制定“先行先试16条”,“培育产业基金12条”,统筹调动了“水、电、气、人才、金融”等要素资源聚焦光机电产业,实施饱和攻击,推动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在全省率先启动土地4项改革,加重“服务”内涵,把“标准地”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集成改革,使带指标出让、带承诺出让、标准化出让成为开发区供地的新模式,使按贡献配置要素,按结果兑现奖惩,成为开发区提升软环境的新方法。

“三个深化”抓改革。

绿皮车跑不出动车速度,改革是关键一招。一是深化“三化三制”,坚持绩效向一线倾斜,让最难干的招商岗位挣最高的工资;坚持以结果论英雄,确保干得好的一定考得好,考的好一定奖得好。二是深化“管运分离”,坚持把能用市场机制调控的资源配置权力还给市场,把能用市场手段替代的行政职能划给运营公司,“控股一个建设公司,混改一个服务公司,做强一个招商平台,引入三个运营主体”的管运分离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深化“放管服效”,在一枚印章管审批和承诺制基础上,全面推行项目经理终身陪跑和职能部门领办代办,把“保姆式”跟踪服务和职能部门的定制化服务揉在一起,与企业发展完全融合起来,努力使服务走在企业需求的前头。

“一个平台”抓创新。

聚焦光机电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全省率先设立2个新型研发机构—晋城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富士康晋城智造谷,研究制定“光机电产业研究院改革创新12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努力形成产业培育创新生态。目前,两个研究院已经实质性运作,7位院士领衔,30位博士加盟,形成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技术转化平台、投资基金“1+3”组织运行模式和“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机制。光电器件省级实验室已经获批,400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组建,锑化物材料、碳纳米材料、高速机器视觉、钢轨铣刀、纳米陶瓷等全球技术领先的7个项目已入院孵化。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