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希望田野新画卷——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

发布时间: 2019-11-25 08:57:00 信息来源: 山西新闻网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据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11月25日)

  农业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

  山西是黄河流域的农业摇篮,传统农业历史悠久。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抓‘三农’工作,要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广大农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

   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让农业强起来

  “农,天下之大业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筋骨”是越来越壮。

  特色兴农,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就山西农业而言,特色是最亮的标签,也是最大的潜力。

  “杂粮王国”“黄金养殖带”“优质粮果带”……这些都是山西的荣耀,但背后也有“小而不强”的尴尬。

  立足资源禀赋,对症精准施策。我省大力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启动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畜牧、杂粮、蔬菜、干鲜果等特色产业。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我省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革命。

  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是山西的省情。两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作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位推动、周密部署、纵深推进,呈现出良好开局。目前,全省10个市出台了有机旱作农业指导意见,50多个县制定了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规划;连续两年,省、市和县三级财政连续投入资金10亿元,撬动金融、社会资本50多亿元。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企业的带动。在这两方面,我省不断探索、主动发力,成效渐显: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村服务,培训农技员近3000名;80个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机械化率稳步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69.81%;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69家,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

  品牌立农,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圆润金黄的山西小米、酥脆多汁的玉露香梨、香甜可口的运城苹果、声名远播的平遥牛肉……这几年,一大批“晋”字号农产品吸引了八方来客。

  同样是桃仁,有的撒点巧克力粉就闯进国际市场卖高价;同样是苹果,有的论斤卖有的却是按个卖……

  背后体现的就是品牌的力量。

  农业品牌,一直是山西农业的短板。小而杂、散而弱、王牌不王,导致不少特色资源禀赋未能带来相匹配的经济效益。实践中,我省立足特色优势,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宣传推介,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省共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902项;“三品”认证有效产品数3579个;25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7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7家企业入选“中华老字号”。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乔建军表示,未来,我省将品牌创建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紧密结合,以品牌带动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用品牌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快打造特色农业品牌集群,塑造品牌良好形象。

  融合强农,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会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名头,在运城市盐湖区农村越来越响亮。从创业至今,合作社社长丁会荣痴迷于绿色种养技术、生产富硒有机水果,引领带动了周围4县16乡(镇)1300余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会荣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魅力”,仅是我省新型经营主体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一抹景象。

  在我省,目前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3万个。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杨涛表示,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很难有产业化的动力。要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必须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在视野上、技术上、思维上跳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合作抱团“闯市场”。

  围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省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目前,全省所有县、93%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974万亩;家庭农场达1.02万个;托管服务试点县扩大到27个,服务小农户26万户。

  在融合强农上,城郊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泉涌井喷,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动能,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渠道。去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103.4亿元,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带动15万户农民就业增收。

  开拓增收致富新渠道,让农民富起来

  在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6年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看似简单,实则鼓舞人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是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

  实践中,我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村经济、增强农民工务工培训、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等举措,让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23元,增长9.7%,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0元,增长13.3%。

  强化政策支持促增收。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家能刨1000多斤黄芪,就按每斤十四五元的价格算,最起码也能收入2万多元。”11月10日,说起今年的收成,浑源县裴村乡大桥村农民张吉一脸的兴奋。

  同样的丰收,不同的欢歌。在阳曲县侯村乡店子底村,62岁的孔双喜忙完地里的荞麦、谷子,又钻进大棚管护葡萄。“又是一个好年景!葡萄每年能挣1万多元钱,土特产每年也能挣5000多元钱。”

  三晋大地,好政策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支持保护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中央和省级安排补贴资金33.75亿元,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出台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集中17亿元重点支持有机旱作农业、杂粮全产业链开发、三大省级战略、农村改厕等重大工程项目。

  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完善脱贫攻坚政策,增加脱贫攻坚投入,精准施策,精准发力,让一批批贫困群众告别穷日子,过上新生活。

  挖潜产业潜力促增收。

  在交口县,“小香菇”闯进“大市场”,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这两年,当地牵住香菇产业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重点打造食用菌产业。目前,全县年产香菇3000万棒,覆盖全县7个乡镇、60%的行政村,产值3亿元、户均增收1万元,挑起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大梁”!

  “产业兴了,增收就稳了。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交口县县长乔劲松表示,为深挖香菇产业的潜能,下一步将在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功能开发上做文章、下功夫。

  新产业新业态拓展了农民的增收空间。国庆期间,岢岚县宋家沟村热闹非凡,赛羊会、舞秧歌、威风锣鼓轮番登场,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时驻足。

  宋家沟村,山多、土瘦。两年前,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周边14个村265人搬进宋家沟。实践中,宋家沟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去年成为全县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又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8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91元。

  王保平在外打拼10多年,去年在村口开起了店铺。“游客量上来了,卖工艺品、土特产,开民宿,效益还不错!”

  提升技能促增收。

  34岁的马金莲是柳林县薛村镇人,摆过地摊,卖过水果,开过服装店、旅馆,但多以赔钱收场。

  转机发生在2016年,参加一个多月的培训后,马金莲打开了人生一扇新的大门。在北京找到工作后,她的收入逐渐攀高,生活也气象一新。今年,她设立了“吕梁山护工”北京理工大学就业服务站,专为“吕梁山护工”就业搭建服务平台。马金莲说,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也可以开公司!

  在打造“新农人”上,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推进农民技能培训全覆盖,开展职业农民生产技能水平评价。今年,全省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力争到2021年持证职业农民达到15万人。

  在技能提升上,借助培训就业扶贫,打造出“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繁峙绣娘”等70多个特色劳务品牌,一大批山里人走出大山,靠劳动摆脱了贫困。据悉,全省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42.3万人,转移就业24.9万人。

  塑造美丽宜居新面貌,让农村美起来

  永和县的奇奇里村、灵丘县的下车河村、阳曲县的上安村……这几年,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渐入人心,让一个个村庄迎来了“蝶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山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专项行动方案》《山西省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方案》。2018年以来,全省上下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以“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为主要内容的五大行动,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美,人居环境要好。

  初冬时节,走进河津市小梁乡伯王村,只见街巷干净整洁、绿化错落有致。村内的广场上,村民们有的在健身,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在村民郭美玲家院里,记者看到厕所宽敞干净,墙上贴着瓷砖,地上安装着便盆。她高兴地说:“以前村里都是旱厕,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都是,一进厕所臭气扑鼻。如今洁净厕所建起来,让村民们方便又干净!”

  不仅是“厕所革命”,更多的改变发生在广大的乡村。

  一个个移民新村美丽宜居,一条条街路整洁优美;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全面治理生活垃圾,开展生活污水处理……数据显示,全省新改造农村户厕22万座,有3170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了省级卫生示范村标准;1873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736个村庄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乡村美,基础设施要强。

  壶关县店上镇麻巷村,是太行山间的一个古老村落。西依寨岭山、东眺虎头山,陶清河穿村而过。但由于太行山石灰岩的封闭,麻巷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干旱缺水村。

  2018年,村里实施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新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主、支管道4000余米。去年冬季,清澈甘甜的自来水送到了家家户户。

  与麻巷村村民一样,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2418万人。

  在道路、医疗、教育等领域,两年来,我省的进步同样显著。

  ——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49万公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99.85%。

  ——截至2019年6月底,县医院全部纳入城市三级医院医联体建设范围,35个县启动了医防融合,40个县级医疗集团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县域就诊率正在稳步上升。

  ——2014年—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7767所,让上学不再愁。

  一串串数字,串起了美丽乡村新风貌,生动诠释着好日子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乡村美,精神风貌要好。

  在晋中,坚持把乡风文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组建道德评议会、建设道德讲堂、设立善行义举榜等行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在运城,探索实践“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乡村文化礼堂为载体、各类道德模范和新乡贤队伍为骨干、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径,激发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精神品位。

  大宁县川庄村,因地处大山平川地带而得名。这两年,村里以“大爱共凝”全民扶贫共享平台为载体,通过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励村民们参与文化活动和公益事业,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同时,以“忠诚孝义”为主题,把“孝义和善”作为本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通过多项举措做活“孝”文章,形成了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村民们高兴地说,新风貌,激发了建设美好家园新力量!

  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三晋大地活力无限,风景正好!


责任编辑: 张娅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