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扶贫故事】田卫东:扶贫路上的坚守!

发布时间: 2021-01-16 10:17:05 信息来源: 网信晋城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田卫东是高平市建宁乡政府一名扶贫干事,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冯庄村包村干事。自2016年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勇挑重担、尽职尽责、奋力向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扶贫干部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主动请缨立志扶贫

2016年2月,田卫东入职建宁乡政府工作,此前作为村官的他已在基层服务五年,护林防火、包村维稳,从山头到屋头、从机关到村庄,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到建宁任职后,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岗。基层部门繁多,业务也有轻重缓急,作为老基层,他完全可以选一个比较轻松的岗位,但是面对新单位扶贫人员调动,无人愿意接这块“烫手山芋”的现状,他毅然请缨、主动担当,深入一线、对接扶贫,立志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握在手心,行在足下。自此,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测算评估成了他每天工作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贫困户家中、贫困村街头、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成了他每天工作的主战场,开始了漫漫扶贫路。

坚守信念攻坚扶贫

守扶贫之志、践攻坚之诺。勤勉敬业、加班加点,是他展示的精神风貌;坚韧不拔、尽职尽责,通宵达旦、风尘仆仆,是他诠释的时代风采。田卫东自2016年考入建宁乡政府以来,始终默默坚守在扶贫岗上。面对枯燥的扶贫数据、面对复杂的扶贫系统、面对严格的扶贫考核、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原本贪玩好动的他硬是将自己修炼成了扶贫“武林”中“坐如钟、站如松”的江湖高手,坚定地做到了工作不打一丝折扣、数据不出一点纰漏;而面对一次次岗位调整、人事变动的机遇,他初心不改,毅然坚守谁也不愿上的“扶贫岗”,坚定践行着初心如磐的“扶贫志”,做好脱贫致富的“探路人”。五年来,田卫东积极与交通、农业、水利、电力、爱卫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扶贫资金,改造提升了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驻村工作队一起赴山东、河南等地调研考察,上马木耳大棚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富民;走村入户,紧盯贫困户致贫原因,科学制定因户因人帮扶举措;按照“一户一档、一村一档、一策一档、一项一档”的标准,指导参与各村信息员建立健全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资料档案,真实完整、客观全面、清晰有序地反映了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动态轨迹,做到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传帮带教圆梦振兴

田卫东业务能力强、政策钻研细、工作作风硬。20个行政村,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93名贫困人口,他悉数于心;光伏发电、生猪养殖、小额信贷、资产受益、危房改造等十余项帮扶措施,他了如指掌。在建宁“扶贫铁三角”中,他是那个厚重的底角,一方面面对精益求精的领导,他引为导师,认真学习其工作经验,领会其工作意图,坚持从上到下一条心,围绕主思路,创新干举措,做好脱贫攻坚“干事者”;另一方面面对新入职的同事,他言传身教,帮助其领会扶贫思想,理顺工作思路,熟悉帮扶举措,使其短时间内成长为了一名业务精通的扶贫干部,成功发挥了一名老扶贫的“传帮带”作用,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乡村全面振兴积蓄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扶贫一路、数据一路,我与扶贫朝暮与共”,这不是调侃,而是田卫东真实的生活状态。田卫东是朔州人,妻子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工作,小俩口只能在妻子寒暑假时回老家,本来回老家就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在家”,因为脱贫攻坚工作,田卫东在回老家时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以便接到市扶贫办指令后随时更新数据,哪怕是在行驶的列车上,哪怕是在千里之外的母亲家,只要接到扶贫办电话,他都马上打开电脑,保证数据核查、信息更新。

“有些路注定是要有人走的,想要达到一片繁华,就要走过一段荒凉。”田卫东坚信,有这样的坚守和坚定,中华大地必将摆脱暂时贫困的荒凉,迎来全面小康的繁华,共圆乡村振兴的梦想。


责任编辑: 茹妮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