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养老引发“两会”关注

发布时间: 2020-04-29 14:10:00 信息来源: 晋城在线

字号: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印

  据国家统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我国老龄化人口超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方式缺乏专业医疗康复指导和相应的支撑系统,不方便就医。然而,目前大多数大型医院尚未参与地方养老服务,也没有与地方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方便养老。如何解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民生焦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民生为本,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

  养老问题在两会期间成为热点话题,代表们也多有关注。

  开发养老新模式,医养结合度晚年

  “近年来,本市早期响应生育政策号召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已逐渐进入养老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幸福地安度晚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孙海燕代表说,“此时,第一代独生子女刚刚迈过而立之年,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成为常态。这样的现实使独生子女父母注定要经历漫长的‘空巢’生活。而对于‘双独’夫妻来说,双方父母养老面临更多挑战。”

  孙海燕代表提出,在现有或新规划医院周边及人口集中的社区配置一定比例的养老社区,既能解决养老机构医疗力量薄弱的问题,又能使医院的医疗资源效率得到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将各级综合医院与带病养老人群的养老机构有机结合,探索“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的服务模式,形成医院和养老社区之间双向转诊机制。“我们可以对社区内老人进行合理划分,患病老人可在医院内接受住院治疗,待病情好转后可回到社区继续休养;对于正常居住的老人则由医院内的护理中心建立健康档案,提供长期跟踪服务。成立健康管理中心,以健康体检中心、康复疗养中心、功能医学中心等多种方式,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孙海燕说。

  “医养结合”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已在多地试点推行,积极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健康养老服务至关重要。

  朱喜萍代表也建议,一要疏理“医养结合”涉及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接,出台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相关的行业规范、准入标准、质量评价体系等。二要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保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

  培训养老护理员,养老事业新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人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关键。赵新兴代表说:“近年来,随着我市通过政策创制、教育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手段,已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养老、尊重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但由于目前我市养老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高、经验缺乏、工作强度较大、薪资待遇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象,这就导致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招聘困难,任用后辞职现象较多,人才空缺、人员断档现象严重。”

  赵新兴代表认为,我市可以借鉴其他省市出台的养老护理员相关奖补激励政策。包括给予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发放入职补贴,给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且从事护理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员发放一次性补贴或岗位津贴;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挂钩的养老服务人才薪酬待遇机制;在城市积分和准入落户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养老护理员工资指导价或最低工资制度、职业技能鉴定或培训补贴;给予在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一定年限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定比例的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补偿等。

  农民群体获关注,多元养老有保障

  农民群体的养老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六十五以上的老人,他们伴随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而且还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他们积极参与城市建设与企业发展,是为改革发展奉献最多、贡献最大的一代人。殷坤苗代表说:“由于文化水平低,这个年龄层的人大多从事的是一些重体力劳动,以致收入普遍低,没有多余的积蓄。虽然国家对农村老年人养老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使他们生活有了改善,但农村的养老形势依然严峻,老年人看不起病、花钱难、生活单调、枯燥无味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为了奋斗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这支“主力军”能够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同享改革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殷坤苗代表建议,一方面,市委市政府要引起高度关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全市最低收入标准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给予他们最基本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实行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例如:家庭养老与社会、康复、智慧、抱团养老相结合,可以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农村现有大量闲置的地方,再结合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就近建一所小型养老机构,方便当地老年人入住。居住环境上首先要确保安全便捷、干净卫生、宽敞明亮、预防潮湿,让老年人能感觉到像回家一样温暖。费用由各级政府牵头,多方筹措。同时,子女的赡养义务也绝不能放弃,必须承担相应的费用,要继续传承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各位代表共同倡议,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要以健康服务、老年心理服务为内容,以咨询或家庭医生为形式,以医养结合机构为基础,推动制定养老服务和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代表们的关注将助推发展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普惠所有养老家庭,推动各项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撰稿:刘洁)


责任编辑: 赵立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